二、日本金融“大爆炸”式的改革
再回过头来看日本这个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从桥本政府到现任的小渊政府,都一直致力于推行日本金融体制的改革。日本金融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到了详细而具体的时间表阶段。就象日本人利用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组装高级轿车与数字化精密电子仪器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精神一样,现在这种精益求精的大工业文化被移植到金融制度改革的社会工程上来了。日本政府有世界最大的财力为后盾(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日本的外汇储备截至到10月底达2139亿美元,连续第60个月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世界级的思想库支持,具备非常准确的操作能力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迎合力。只要完成日本国会的法定程序,这项被称为“大爆炸”(big bang)式的金融制度改革工程,就要启动了。但是,日本国会的上院是反对党占多数的,所以要通过执政党的改革提案,还需要执政党与反对党的艰苦的会前谈判和讨价还价。
受到80年代英国伦敦城“金融大爆炸”的启发和影响,日本将此次的金融体制改革称为日本版的“大爆炸”,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行业限制和充分允许金融市场经营的自由化。将来如果改革成功的话,日本金融与证券行业的界限将被融合,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信托业务和保险业务。日本证券公司也可以从事银行的储蓄存款和贷款等业务。
在技术层面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已经提供了将银行业与证券业这两大行业融合的技术支持的可能性。证券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将使银行变成“全能型”的金融机构,它对市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都将极大地提高。证券公司也将成为世界上的“超级”金融机构,其规模和市场范围都超过任何现有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者。如果日本金融业改革能够发展到此程度,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就可以比美国的同行获得更大的市场自由度与操作空间,就象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和家庭电器以及照相机产品以其优质与廉价占领了全世界市场那样,这次日本的金融产品恐怕也要席卷全球了。
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提供了将证券与金融业务合并而安全互动地运作的支持,客户早已有这样的要求。“融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日本这次的改革利用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货币贬值以及就业问题的契机,将经济不景气的压力,变成了说服国会反对党的动力。从这一点来看,日本金融改革的谈判成本要大大低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