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双荷居

 
   @关于何海?p class='zhang' align=center>#


 
  何海波比何兵小七岁,然而有时看起来竟似乎要比何兵更沉稳一点。如果说何兵像逸兴横飞的东邪,何海波则更像郭靖,一招一式气象端严。
 
  何海波总是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的样子,8:00的火车他从来不会在6:00以前出门,奇怪的是他也没误过什么事。他从来不会让一个决定在想上三遍以前作出,所以他觉得自己没犯过愚蠢的错误。他在校研会时赶上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游行前他还写了份申请书交给北京市公安局。他写文章会酝酿到思想像装在玻璃瓶中一样清晰可见时才会动笔。他在往法律BBS上贴文章之前一定会再看一遍有没有错字,然后署上“何海波”贴上去。他的东西也总是放得很整齐。
 
  何海波喜欢读历史和人物传记,喜欢交往,有几拨朋友圈。何海波还有那么一点小资情调,常去小东门外的“雕刻时光”、“闲情偶寄”,还有南门外的“心情小站”喝咖啡或茶。
 
  何海波和人打招呼时总是一脸温和谦雅的笑容,很好人很和气的样子,但你若以为他怕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何海波发起狠劲来会让你瞠目于他并不高大的身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那桩十元钱官司就是他挑起的,在近来倍受瞩目的刘燕文诉北大案里,他又站到了原告刘燕文的代理人席上。许多人现在见到何海波就问“律师做得不错吧?”,其实何海波读博士期间也就打了包括刘燕文案在内的两件官司,兴风作浪了两番而已。
 
   @关于双荷(何

#

 
  我曾经问过何兵,起名为“双荷”,这个“荷”字是否隐寓了某种高洁的追求,何兵摇头说不是不是,高洁是靠不住的,“荷”字只是看起来更好看一点。
 
  “高洁是靠不住的”,这是典型的何兵式的现实主义口吻,就像他的座右铭“甭指望别人可怜你”一样。“双荷居”中的双荷都历经风吹雨打,有过类似的凄惨经历,都是高考考了很高的分数,却都受了命运的播弄流落到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饱受意气颓唐之苦。何兵跑到小山上看星星和吟诗;何海波倒是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一心扭转命运。大学毕业后两人都过了几年灰秃秃的机关生活,终于忍受不了对自由心灵的束缚,又先后挣脱了出来,都是凄惨了几回峥嵘了一番最后投入北大的怀抱。只不过何兵“凄惨的时候更凄惨,峥嵘的时候更峥嵘”(何海波语),所以现在更老辣。何海波没有像何兵这么直露的现实主义姿态,虽然曾有专科毕业拎着二十多斤重的西瓜和四听可乐去敲一个局长家的门而被拒的经历,但他说“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的情怀!”。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