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制作出来的文化冲突

  
  每个中国人见到文首那个美国律师的拙劣表演都会随着许大同一起热血上涌。我在电影院里有坐的比较靠前的习惯,当时几乎是半躺在座位上面对着巨大的屏幕,看的是配音拙劣根本对不上口型的中文翻译版。当听见“猴子”、“制作车间”这些词汇从那张美国样式的嘴里用中国话说出来时,你能体会到一种极其无奈的滑稽感,那时,我几乎听见了所有在场观众的嗤笑。当许大同瞪着血红的眼睛变得象狮子一样狂暴,当对方律师充分的享受自己演出的成果用挑逗的眼神勾引许大同上来给自己几拳以使其暴力倾向在法官面前不证自明无所遁形,我的的确确有窒息的感觉。我实实在在的想起了林达先生,我清清楚楚的“回忆”起一直潜藏于意识底层的人类为互相理解而经受的所有磨难和最终几乎都不得不体味的挫败感。是啊,在上帝的恩泽下平等的子民如何体会权威高压下呻吟数千年的民众在孙悟空的精神里获得的手淫般的快感?一种强调私权绝对神圣的文化如何理解距离他们如此遥远的一个民族对这样一个“市井流氓”的顶礼膜拜?每当我们试图去沟通此与彼、你和他,我们就不断的遇到厚壁障,路到最后愈行愈险,所有的语言、历史、传统、记忆甚而“既存”都成了包袱都化作障碍都带来误解都应当粉碎!文化层面上的许大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尽管他宣称为做一个美国公民而自豪:他公然打自己的孩子为了给上司和朋友面子;他根本无法理解那个国家法庭的规则,认为一时的意气之争比谨慎的小心从事更加重要……这种感觉和预断让我打了寒战。
  
  当茶杯里袅袅的热气与橘红的灯光重又笼出一片祥和,心情也重归平和沉静,于是一种不那么对劲的感觉也愈加强烈。
  
  “制作车间”这个词汇的选择着实耐人寻味。我突然想起这部电影大部分是以英文剧本拍摄的(http://ent.sina.com.cn/m/c/34409.html),在英文蓝本里,尽管那个律师仍然在表演,但在法庭上关于孙悟空的故意曲解真的会达到“制作车间”的程度么?英语的历史显然不会理解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但古语中应该同样可以找到炼金术士之类的词汇。也许在英文剧本的创作中用现代美语表达这个遥远东方的概念是生涩的,但那也许仅仅意味着语言沟通上的固有障碍,那是无奈,并不一定是恶意歪曲!但是,在为照顾国内观众欣赏习惯而后期制作的中文配音版本中(http://ent.sina.com.cn/m/c/33759.html),这个词汇没有按照观众的“欣赏习惯”被正常的翻译成“丹房”,而是被表达成“制作车间”,哄笑声中,文化鸿沟出现了,恶意被推上了顶峰。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