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读《墨子》有感

  
  以上是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若两个答案都是否,那么墨子的政法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否。因为我们知道不“一同天下之义”世界仍可以和平的发展,天下并没有乱若禽兽然,现实世界告诉了我们答案。其次,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也不难回答,求同存异这样的外交政策带给我们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显然有更好的方法存在。问题好象解决了,但是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应该看到我们轻松的得到了上面的答案,是由于我们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而经过了漫长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的我们是没有理由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在现代我们知道怎样最快的从北京到达上海是乘坐飞机,而这样的问题在两千年前正确的答案无疑是骑马。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墨子生活的时代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个阶段,我们所知的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吗?即使有,但它有可能能被提出来并被实施吗?所以就我理解而言,墨子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在当时不能说其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但就整体而言,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救世的唯一可行和正确的方法就是墨子所提出的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 
  
  《墨子》书中有关天鬼和宗教的内容在学术界争议很大。一部分学者依据这些内容认为墨子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的法律思想具有神权法的特点。更有些学者指出墨子学说就是以“天”,“鬼”为为核心。而也有学者认为仅仅因为墨子主张“天志”“明鬼”就判定他是一个宗教家或认定墨子学说是一种唯心的学说,是不对的。他们指出在《墨子》书中有关天鬼的内容里也可以看到墨子不少关于对天鬼的疑辞,认为他不是彻头彻尾的宗教有神论者,同时指出墨子的天鬼实际只是他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一种工具。在读过《墨子》后,我感到从相关内容来看,应该说墨子的确是在努力的全面的阐述和论证他的天鬼思想,而这一思想无疑是属于宗教唯心主义。所以说墨子学说带有宗教色彩是正确的。并且在《墨子》书中不存在所谓的墨子对天鬼的疑辞。主张墨子对天鬼存有疑辞的学者指出《墨子》书中的两处来证明。“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福祸,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使我有病,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有学者认为墨子在这里指出天鬼不能干预一切,对于他这样的圣人,鬼神亦无力保佑其不得病。从而认为者证明了墨子对天鬼的存疑。这是错误的。首先墨子的这翻话是针对跌鼻对于鬼神的一些怀疑而说的,目的是肯定鬼神。其次墨子是要通过说明鬼神的惩罚是一个人得病的充分原因而不是必要原因,来维护他的鬼神论,肯定鬼神的存在和作用,而不是去说明鬼神的无力的一面从而使人们产生对鬼神的怀疑。另外一处被学者引为证据的是:“今洁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若使鬼神请有,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厚利哉!若使鬼神请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自)[且]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学者们发现墨子在这里提到的鬼神的存在竟只是一种假设,而且墨子还容许了相反的假设,即没有鬼神的存在。于是由此认为墨子对天,鬼存在的信仰并不坚决。在我理解不是这样。这段话的前文告诉我们墨子的这番话是用来反驳“今执无鬼者”的“意不(宗)[终]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这样的言论。墨子所做的假设是为了说服人们去敬天事鬼,也就是说在退一步而言的情况下,即使鬼神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人们也应该“洁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所以墨子在这里把鬼神的存在作为一种假设,和容许鬼神不存在的假设的出现,只是墨子反驳他人时用的辩驳之术而已,不能简单的把这一段话单独地剥离出来,进而从中推出墨子对鬼神的不确信。但是我们从这一段史料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在这段论述中,墨子显然放弃了让人们确信鬼神一定存在的努力(但仅仅从这一点是不能表明或证明墨子本人对鬼神存在的不确信),但是却极力的向人们说明即使鬼神不存在,人们这种敬天事鬼的行为也是有合理性的,是有益的,即“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那么我们就发现此时在墨子这里,人们对于鬼神的信仰就不是他最为关注的了,他最想得到的,认为最至关重要的是人们所做的敬天事鬼的行为本身。人们可以对鬼神存有疑虑,或干脆认为鬼神不存在,但只要你的行为是符合鬼神存在状况下的人们行为的标准,那么对于墨子而言你就是可被接受的。那么如果以上分析成立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墨子是一个宗教家和墨子学说是唯心主义学说的论断。因为一个真正的和纯粹的宗教家,是不可能去要求一个人行为上符合宗教形式要求而在思想上背离宗教的实质要求。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又有一个问题要考虑,那就是墨子为什么要将有关宗教和天鬼的内容加入到他的学说中?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