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国家观看极权主义的思想基础——读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那么,为什么柏拉图提出要由哲学家当国王?在柏拉图看来,国王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法律,而只有哲学家才有极高的智慧,能认识真理的全部而不是部分,而且,他和普通人不同,他有德行,还能认识事物的美和善。在波普尔看来,柏拉图的哲学家就和上帝差不多了,是全知、全能和至善的。哲学王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制城邦的神圣原型,同时他还得复制人类的神圣原型。而且,只有哲学王才能胜任这样的角色。这和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很不一样。
  波普尔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的进行了和其他人不同的解读。由于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人们了解和分析他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而且,柏拉图的很多观点都是以苏格拉底的名义提出的;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很难确切区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虽然人们一般把柏拉图后来的思想当成他自己的思想,但对柏拉图的早期作品,则不容易区分)。但波普尔和绝大多数的人的解读不同。虽然他也承认柏拉图的一些思想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但他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完全对立起来。
  波普尔认为,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不是真理的占有者,而是真理的追求者、探究者、热爱者。但在柏拉图那里,由于他的理想是哲学家当国王,所以,哲学家是真理的占有者。“柏拉图是如何改变这种学说的?乍看起来,他没能改变这种学说,因为他主张国家的统治权应当赋予哲学家,尤其是当他像苏格拉底一样,把哲学家定义为智慧的热爱者时。但是,在柏拉图那里的转变的确是巨大的。他的热爱者不再是谦逊的追求者,而是骄傲的真理的占有者,一位训练有素的辩证学家,他具有心智上的直觉力,也即,可以看到永恒神圣的形式和理念并能够与之交流。他被置于所有的普通人之上,不论是他的智慧还是他的权力,即使“不是……神的,也似是神的”。[3]用这样一种方式,柏拉图给“哲学家”这一术语赋予了新的含义,他是神圣的形式或理念世界的热爱者和见证者。如此一来,哲学家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城邦的建立者。因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关于哲学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两个世界的差异——一个是谦逊理性的人的世界;另一个是极权主义的半神半人的世界。由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的社会,它的一切制度由能认识真理的哲学家制定,而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各安心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各施其职,这样的社会在柏拉图看来就是正义的。
  柏拉图旨在设计一个由一条进化规律支配的历史阶段体系;换言之,柏拉图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历史主义的社会理论。这个尝试经由卢梭而重振活力,并因孔德和穆勒、因黑格尔和马克思而风行于世。
       (二)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