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发生在我身边的巨变

发生在我身边的巨变


李玉环


【关键词】市场 市场经济
【全文】
   父亲从失败到成功的变化是巨大的。
 从我有记忆时起,出身农民的父亲没有种过一天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开始允许个人搞承包经营,父亲是第一批响应党的政策“下海”从商的农民。市场的概念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究竟什么是成熟的市场,什么是市场的动力等问题人们并不了解。80年代中期,父亲与人合伙做起了从南方托运商品到北方销售的生意。那个时候,家里面没有钱投资,父亲就把唯一值钱的东西――奶牛卖了,将卖牛款作为先期投资。开始贩运的是各种经济作物,后来又运来了手扶拖拉机,但是终因为商品没有适销对路而将全部投资葬送其中,而且还欠了五万元的债。与父亲做生意的人也因为亏损而跑到了外地,留给父亲的只是五万元的债务和一辆破旧的手扶四轮车。当时,我和弟弟都还小,母亲不识字,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原来父亲与那个人并没有订立任何的合同和协议。事后父亲总是说:“与人做买卖,一是要手续齐全,二是要为产品寻找市场,没有市场是就没有前途。”那时侯,我国的民法通则还没有颁布实施。
 接下来的五年是艰苦的,父亲用四轮车帮人干活,慢慢还债,这期间父亲不再敢与人合伙或合作,似乎有点被吓怕了。在我印象中的那五年,我家穷困潦倒、生活拮据,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又多了几分艰辛。家中四口人挤在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平房中,每遇到雨天,屋内屋外一齐下。
 但我知道,这几年父亲并没有灰心。而是在寻找着生活的新起点。父亲总是在县城里做市场调研,不断吸收书本中成熟的经营之道。当时国家有政策,允许私人搞私营企业,虽然私营企业曾被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说是资本主义的前奏,但不管怎么说,父亲在经历过合伙失败的情况下,决定搞私营企业由自己做老板,一次次的风雨炼就了父亲愈挫愈奋的性格。
 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各地商品逐渐走向市场化,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供需也由市场决定。在详细准确地考察了市场需求后,父亲决定建立水磨石板厂。当时由于我和弟弟都在上学,母亲没有工作,家里面没有钱让父亲去投资,父亲就让母亲去舅舅家借钱,因为这事,父亲母亲差一点就离了婚。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