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识产权纠纷:风雨还会更猛烈:上半年国外在华专利申请量达4.5959万件,占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的23%,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156/article.htm1?id=59384
2、 国内公司称其专利过保护期 拜耳在华专利遭诉讼:外国企业在华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以限制竞争对手。但这样有可能将一些不该成为专利的东西也保护了起来,致使一些国内企业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专利“陷阱”。 华星化工公司副总经理吴江鹰坚信:拜耳的该产品专利“没有创造性,缺乏技术特征”,其专利授权不符合
专利法规定。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Nov/695996.htm
3、 知识产权:新生商业力量:1994年里特公司在华申请专利以前已向中国销售了类似产品。2004年,国家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正式对里特公司的两项在华专利宣告无效。里特公司对中国几家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不成立。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422/204230754.shtml
4、 DVD无效专利专盯中国企业:近年来,DVD专利收费之争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跨国公司以“行使知识产权”的名义,向中国企业征收巨额专利费,而中国的DVD企业因没有任何防卫的法律武器,只能支付巨额费用。http://www.zhuanlifa.com/html/2005-12-15/20051215100542.htm
5、 美国伟哥在华专利被撤销 “万艾可”被宣告无效:中新网7月9日电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经依法审理,于7月5日公布了第6228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发明名称为“用于治疗阳痿的吡唑并嘧啶酮类”的94192386.X号发明专利无效。据了解,美方专利权人在其他国家申请的类似专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如英国高等法院、欧洲专利局已将该专利权无效或撤销。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9-1079478.html
6、 专家提醒:国内企业应警惕伪“专利侵权”: 所谓伪“专利侵权”,就是看似构成侵权,但发达国家都不认定的“侵权”。 http://www.cnpat.com/news/read.php?aid=144
7、 美企布下“失效专利”陷阱 深企赢了官司却丢了市场:深圳星光印刷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册在美国市场上广受欢迎,但正在这家企业业务大幅上升时,却意外遭到美国竞争对手精心设计的专利陷阱:美国安提俄克公司控告深圳星光公司侵犯知识产权,被海关停止了对美报关业务。广东省高院最终判决认为,美国公司提出的知识产权侵权并不成立,该技术属失效专利。官司虽打赢了,但耗费了近两年时间,就在这段时间里,相关市场已被竞争对手完全控制,深企赢得了官司却失掉了市场。http://www.cnpat.com/news/read.php?aid=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