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如何准备2007年司法考试中的三国法

  (一)国际公法命题规律和07年命题走向
  1. 国际公法命题规律
  试题覆盖面广,考点比较灵活,有个别的偏题。
  (1)试题覆盖面广
  每年的试题基本上覆盖到每一章。
  国际公法在宏观上重点篇章不突出。根据历年的考题和本人对国际公法考试大纲内容的认识,第四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第五章国际法上的个人为相对重点章(各章每年的分数一般在2-6分);第二章国际法的主体、第六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第七章条约法、第八章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第九章战争与武装冲突法为相对次重点章(各章每年的分数一般在1-2分);第一章导论(只2006年和2002年考了1题2分)和第三章国际法律责任为非重点章(只2004年和2002年考了1题1分)。
  但是在具体章节中,明显存在重点。这些重点加上当前的热点问题构成2007年考试的重点。鉴于近年部分选题出自热点时政话题,在进行备考时,对于那些国际法中引起理论检讨的现实事件和背后的知识点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2)考点比较灵活
  出题越来越“活”,直接知识点命题较小,案例转换新题目较多,紧扣社会生活中案例,检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兼顾法理与法条的考察。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例如:06年第32题: 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2006年7月,戴父去世。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
  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答案 D
  (3)有个别的偏题,开始考国内法的法条
  05年第79题:中国公民李某(曾任某国有企业总经理)2004年携贪污的巨款逃往甲国。根据甲国法律,对李某贪污行为的最高量刑为15年。甲国与我国没有引渡条约。甲国表示,如果中国对李某被指控的犯罪有确凿的证据,并且做出对其量刑不超过15年的承诺,可以将其引渡给中国。根据我国引渡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我国对于甲国上述引渡所附条件,是否做出承诺表示接受,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