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致SHGY同学的信十二则

  06.2.21.
  SHGY:
  你好!
  你提出的是一个很细致的问题。
  不知你所说的“如何在一个句子中辨别出“关键词””是何意思?“句子”何意?我的理解是——题目。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一种机械的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关键是标准答案(论述题)是否公示?是否为考生所知晓?如果知晓,死记硬背即可。如果不知晓,也要尽量寻找合理答案。
  辨别“关键词”并不重要,一道论述题的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固定的,无需现场发挥。假如是一道你从未准备的题目,你只能随机应变,临时作答。那就“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调动你的全部相关信息储备,合理排列组合。你的答案应要点清晰,层次分明,让阅卷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把该说的都说了,能写的都写了,总会和标准答案中的“给分点”有所重合。
  我的回应可能让你失望了,不过我可以向你推荐一人——龚刚强老师,他可是——“应试高手”。
  左 明
  2006.5.9.
  SHGY:
  你好!
  最近先后收到你的两封来信(手写本和电子本),心中很是高兴!容我逐一回复(先手写本,后电子本)。
  “道歉”二字无从谈起。你所谓的“华夏价值观”,恐怕是指“尊敬师长”吧?关于这一点,你做得很好嘛。而且,不仅如此,你还具有另一项“美德”——遵守规则(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自己的事”——是一项基本人权。我曾经说过:“上课,是学生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当“做自己的事和上课”冲突的时候,你的处理“相当恰当”。
  当一位教师真正懂得教育的真谛的时候,懂得具体学生的处境和心思的时候,懂得现行体制与教育规律矛盾和冲突却又无法改变的时候,懂得何谓“以人为本”的时候,面对你的选择的评价一定是——“相当恰当”。
  看来,你身为一名大学学生,却一直在探寻“何谓老师?何谓大学老师?”这样的问题,真是让“我等”汗颜。同时,我也希望你还能追问自己“何谓学生?何谓大学学生?何谓学习?何谓大学学习?何谓事业?何谓终生事业?”进而——“何谓生命?何谓人生?”并给出答案。
  你对大学教师的解说——可谓精辟。恐怕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自我理解。这就是你的——“客观高度”,希望你还没有学会——低估自己(当然,高估也不能说是好事,但相对于你所处的时空条件而言——宁高毋低。)。显然,你对我本人的评价就当属——高估。
  也许我们是在——“互相吹捧”,也许我们是——心灵相通。我轻易不会得出——学生的本领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这样的结论。仅仅是——我们俩在某些问题上的方向感很清晰,恰好也很趋同。如果说我对你而言还作了些什么的话,那可能就是强化、巩固了你自己内心萌生、感悟的某种信念!
  没有什么“对不起”可言。我从来没有期待着我的学生一定要成为行政法学专家,我的使命就是帮助你们——形成世界观、培养方法论。你已经领悟了最该领悟的精髓,你已经是“被最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了,我真的——很为你感到高兴!感到欣慰——真的!至于具体的、阶段性的人生目标,对于你而言只能算是——Little case。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