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说明三个人同心协力的两件小事是“张飞怒鞭督邮”和“关羽温酒斩华雄”。在“张飞怒鞭督邮”的事件里面,张飞的特殊的性格肯定是他敢于怒鞭督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受督邮欺负的是别的与张飞无关的人物而不是刘备,如果张飞不是想维护刘备的尊严和利益,也就是说如果张飞此时候和刘备不是有先前的相互赏识和同心协力的誓言,张飞是不会冒这样的风险为刘备卖力的。张飞这个时候愿意这么行事是因为他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命运和利益与刘备的利益和命运捆在一起了,他把刘备受到的气看成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在“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事件里面,细心的观众在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的时候,我相信对张飞为关羽擂鼓助威的细节不会忘记。当时候,关羽在袁术面前说好了如果不斩华雄就自己甘愿被斩首,这个时候关羽是否获胜是非常要紧的一件事情,对关羽来说比前面说的三英战吕布的意义更加更要。但是这个时候的张飞和刘备能帮的忙的地方很少,张飞只能尽自己的努力来为关羽擂鼓助威。在电视画面里面我们可以从张飞的大声喊叫和张飞的歇斯底里看出来张飞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量,而当时候别的旁观者却并没有像张飞那样卖力。从这些细节里面我们看出来张飞对关羽的事情表示了多大的关注和努力,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张飞对关羽的肝胆兄弟情。
最后的几句话就是这段誓言的后果部分,“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算是对前面的条件下的行为模式的制裁性规定,最核心的话语就是“忘恩负义,天人共戮”。忘恩负义的的含义很好理解,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天人共戮。我们对天人共戮又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一部分是天戮,一部分是人戮。我们在三国演绎里面几乎看不到三个人忘恩负义的场景,因此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三个人遭到“天人共戮”的情形,但是我们肯定不会忘记关羽千里单骑快找到刘备的时候和张飞在古城下产生的误会,当时的张飞对关羽产生了误会,见到关羽的时候怒气冲天,以为关于违背了曾经的誓言,提起丈八长矛就与关羽干起来。这个算是唯一的一次“人戮”,后来误会消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天戮或者人戮的事件。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他们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会遭到什么样的人戮和天戮。在这里,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戮其实就是他们兄弟三个人的制裁,制裁的形式包括直接的性命伤害,也包括其他两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事业的破坏,可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事业的破坏。对于刘备来说,关羽和张飞的制裁算是人戮,对于关羽来说,刘备和张飞的制裁算是人戮,对于张飞来说,刘备和关羽的制裁算是人戮。而天戮呢,我认为就是遭到天下英雄好汉的抛弃,在那么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天下享誉的名声是很重要的,如果三个人当中都会得不到一个好名声,就会失去很大的支持,几乎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当然,三个人中任何一位得不到另外两位的支持就会失去很多的外围的东西,最终也不会有事业的成功,这也算是天戮的一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