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前两项由于信息转播渠道的畅通,其内容已经完全公开化,身处名校与烂校,差别不大。惟有第三项,是烂校所永远无法企及的。但是:山不转水转,身不动而心可飞。只要是有心之人,天涯何处无知己?即使没有真实的优异同学,至少还可以去寻找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同道者。请允许我第N次向现代科学技术致敬!我就在网络环境下,结识了一位新朋友。我愿意把他介绍给你,也许但不一定:你们也会成为朋友。关于他的一些情况,我专门制作了一份文档附于信后,供你参阅。可能对于打开你的心结也会有所帮助。
我也愿意学习,希望不断进步,但并不准备再进入学校去学习。现代,恐怕只有像变脸这样的绝活,才是非拜师不能学的。至于学术,都是公开的,没有秘密武器可言。只要想学,信手便可拈来。要学学术以外的东西,就更无需学校这样的环境了。
腐朽、没落的学校,几乎成了误人子弟的代名词。
再重申一次,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就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合作者,因为我已经可以不依赖它了,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身、自由之魂,不再是无谓分数的奴隶了。也许我是天生的叛逆,从不认为自己“享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常优质的高等教育”。因为我看到和听到的,大多都是我所不能认同的。我从现有体制中收获甚微,但必须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馆里的藏书!羡慕一个人的经历是肤浅的,还是让我们去敬重一个人的创造吧!
我也很虚荣,但是作为一个工作于垃圾一样的学校的教师来说,我的心理与在名校工作的人的心理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甚至自认为还具有心理上的优越感:1、没有大量的、无谓的、垃圾一样的、无用功似的工作压力。2、没有盛名所累,反倒可以心直口快,直抒胸臆。
“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大学教育”,可以成为一种遗憾,但决不是不思进取的理由和自甘人后的借口。我接受的也只是劣质的连职业技术教育都谈不上的高等教育。拥有一张所谓的学士学位证书和一张所谓的硕士学位证书。但它们是严重低估了我的真实实力的。文凭是没有意义的,作品(或工作成果)才是实力的证明和展现。
其实,你自己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努力和收获,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任何一所著名大学所能够给你的(包括他们的文凭)。“完善自己和训练自己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渠道不要太多,为什么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对名校的“过度依赖”,很可能是自己软弱的表现。
特立独行,恰恰要不从众,不随大流儿,而要另辟溪径。
英雄不问出处,功夫不看招式。无宗无派,李小龙就是杰出代表。我认为,你已经具备了自我修炼的良好潜质。但不可闭门造车,还要海纳百川。你已经拥有了人最可宝贵的:独立意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是否接受过大学教育没有因果关系!不要说在没有大学出现以前的时代了,就是今天,无文凭的成功者(当然是我们所能认同的成功者)举不胜举。而大学教育中曾经的佼佼者,反而庸碌一生者不计其数。
犹太人、美国与我们有太多的时空差距,不可简单类比。良好的教育体制下的学校教育,肯定有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决不是唯一路径。“咱们学校有的老师”、“咱们国家有的贪官”,甚至更多的社会公众,他们对教育都有着比较简单、比较肤浅、比较片面的理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有好处的,这样的结论太没有价值了!希望你对教育的理解要超越于他们。
社会的不公、制度的不尽合理,是几乎永远无法根本消除的。也许你的财富比人家更少,也许你的智商比人家更低,但你的意志力、忍耐力、进取心就不要输给人家了,否则就只剩下“空悲切”了。
什么是应当属于你的?你能够掌控的、驾驭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读过你推荐的文章之后的感想。
1、为满足虚荣心而进名校,可以。但请不要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过高。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
2、为了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而进名校,更可以。但请不要低估未来社会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3、北大、清华与哈佛,不是蚂蚁和大象的关系,而是马车和火车的关系。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人家以人才孵化为己任,而我们却以扬名立腕儿为能事。
4、名校非因名师而得名,而以名生(著名的学生)而饮誉。
5、人是自我塑造的产品,任何外力都只能具有辅助功能。
6、进名校,只不过就是一种手段,达到一个不容动摇的目的的手段,而且还不是唯一的。有必要当“花痴”吗?
7、自学,永远会被那些不会、不能自学的人所鄙视、所怀疑。
8、精辟:“人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在于,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的。”
关于在先的一封来信。
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不必然丧失尊严,艺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动物干的事情并不等同。
“我认为我以后的重点之一就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准确洞察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能力”。能力的提高往往是无形的,不必常挂心间。高超的能力本身也不是目的。
生命价值,往往是评价者的主观标准所确定的。当然也可以产生多数人的相对共识。“重于泰山,轻若鸿毛。”就是形象的说法。生命的价值是在比较中得以显现的。
是否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也是一个主观标准。但是最低的文明标准必须遵守。至于特定场景下的行为范式,还需要不断的培育和养成。
希特勒的身份等级——相当之高。他的生命价值与尊严如何?这可能要回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终极话题上来。世俗的标准,未必是某个人的标准。尊严与贫贱、窘迫等生存状态不恰当的联系在一起了。如何对待一个乞丐、失业者?甚至: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有不屑的,也一定有敬畏的!
“人类社会也许只有在不公道和人与人不平等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进步。”颇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