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的是,“经济适用男”的各项标准中,也没有工作地点的特别要求。但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男人相比,地域因素却往往又有优劣之别。于是,这又怎不叫人感叹:任凭开口怎么讲,哪个女人敢下乡?
六、财力劣势:无钱无房,找女休想
婚姻关系包括物质关系、精神关系和性关系,三者缺一不可。这在婚姻家庭学界已经形成共识,在百姓心目中也基本成了定论。况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大都非常理性的对待爱情和婚姻。一句时髦话就是“这个社会很现实”。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物质关系是爱情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的真正基础,爱情婚姻其实属于上层建筑,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就会摇摇欲坠。哪个男人都不会愿意把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女儿交给一个穷光蛋过后半辈子或后大半辈子。而好多家长以及他们的女儿的这类要求,我根本就不能满足,至少在现在是做梦也不敢梦的。不仅我本人没什么丰厚收入,我家里也是一穷二白,就算父母生活尚能满足,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我这几年四处奔波打工的残余来勉强维持的。更何况我现在只拿工资,自己都讲究着养活自己,更甭提再去奢侈地娶个爱妻了。过去,有人曾建议我先找个女友,两人一起努力可以购房结婚,但由于其他八座大山的沉重负担,这个战略在我身上实现的可行性很小。试想:“先有房子再找娘子”的基本理念已经在好多人身上有了市场,我贸然背离这个步调,妄想先娘子后房子的良好结局,显然是痴人说梦,赖哈蟆想吃天鹅肉。
“月薪3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是“经济适用男”的经济标准。本份地说,前者我已达到,但后者,能力几乎为零。因为,长期以来,我几乎是一个无行为能力的“浪费人”,生活糜烂,吃肉喝酒,尽享美色,工资收入月月花光。于是,感叹又涌上心头:口袋钱包空对空,没人选我做老公。
七、出身劣势:土生土长,无女忍让
好多女人很在乎男方的出身。我一个同学长得很帅,找了一个漂亮女友,对方一听说他是农民出身,立即对我同学说了拜拜。回来后非常伤心,我劝他去问问那个女人:“她是想嫁给你还是想嫁给你爸?!”当时,一有女人嫌弃对方出身,我就很有看法,但现在我却思路大转,感觉这很正常。毕竟有不少女人很在乎男友出身及家庭背景,有的还十分挑剔。自己家境很好,再嫁给一个土里土气的男人,显然违反了“对等原则”——其实就是传统的“门当户对”。单是门当户对也大不了,问题是现代女性越来越倾向于“门更当户更对”,要求对方至少要比自己出身好、家境强。这个结论不是我杜撰的,而是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实际调查依据的。我也赞同这种新时期女性的择偶要求,因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女性的自主理念增强了,但恰恰就是这个社会进步给我择偶增加了意外的难度。当然也有女人对此毫不在乎,但生性善良的我,总是努力为对方考虑,不能因为与我结婚而使她的生活水平比原来降低。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人建议:可以找个与我出身差不多的,但经过几年来的一些侧面了解,好多农村出身的女性恰恰不这么认为,因为要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原来处境,而改变的捷径就是嫁个有钱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