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性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建立以节约用水为中心的水文化精神体系
节水文化的建设是先进社会观念和先进文化的探索,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灵魂。
1、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近些年,水利部开展了许多有关节水的重要活动:公布全国和各地节水监督电话,编写节水知识读本,举办全国节水知识竞赛,全国学生节水夏令营,推行国家节水标志,推出节水典型宣传和节水系列公益广告,举办全国节水产品、技术展览等。除此之外,各地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也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这些节水宣传一方面加强了舆论监督,对部分浪费水、破坏节水设施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
2、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倡节水型的文明消费,包括节约用水、少排污水、保护水资源等等。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我们要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教育和宣传,切实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倡节水型的文明消费,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人与水和谐相处,改善生态与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主要水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正处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构建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这些主要环节,开展更为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这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提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大力开展和推进节水型社会制度的建设,为发挥水资源在人类生存、社会生产及优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
乔大丽,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注释】 Ward, A. F. and King, J. P.. Reducing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Policy, 1998, 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水: 治理与创新.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褚俊英等.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模式研究.中国水利, 2006(23) . 胡和平,彭祥.博弈论视角下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组成结构与基本表征.中国水利,2005( 13) . 汪恕诚.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要点.中国水利,2003,(21). 王治.制度创新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水利发展研究,2005,(07). 王修贵,张乾元,段永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中国水利,2005,(13). 谭双.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问题及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08,(09). 王晓东,杨柠.重视激发节水型社会建设主体有效的内在驱动力中国水利, 2005,(13) . 褚俊英,秦大庸,王浩.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研究中国水利, 2007,(15) .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