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律师开庭,难免紧张和无序,此时,就需要在老律师的指导下加强案件流程管理,管理好证据出示规则,管理好案件进展流程,管理好适用法律流程,如此,才能在法庭上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刚步入律师职业,年轻律师都想做本地第一,或是中国第一,其实,在法庭上,和你竞争的是对方律师,你只需做到在本法庭上第一就足矣。就如在一条大街上共同做买卖,第一家宣称全市第一,第二家宣称全省第一,只有第三家明白,只说我是全街第一。
偶尔会有年轻律师对当事人说谎,欺骗当事人为的是获取案源,但是,小谎可以演变成大谎,大谎最终会断送年轻律师的执业生涯。诚信为律师执业之本,万不能为一时痛快而断送了职业前景。哪怕你保持沉默,也不要对当事人说谎,因为,这有违律师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
年轻律师跟随老律师学习,难免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年之内就能出师,两年之内就能独立执业,三年之内就可年挣百万,但太快的求成往往得不偿失。可能技能没学好就想单飞,办案水平未能长进多少就想单干,业务素养未能健全就想出走,这可能是年轻人的通病,也当然是年轻律师难免的症结所在,解决之道在于,年轻律师得精心学习,踏实进步,慢慢积累,终会成功。
中国具有博士学历的律师现在也慢慢增多,但是否学历越高越适合当律师呢?是否学校越有名越有利于做律师呢?其实未必,学历高说明其学术水平可能高,但不能预示着其在律师执业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律师职业技能的提升和技巧的锻炼更在于后天的学习和进步,前期的本科学历已经足以,当然,具有更高学历的律师在学术研究上优于低学历律师,但并不预示着高学历就天然的能做好律师,高学历律师可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战技能相结合,多多思索和钻研,书写颇具实战技巧和学术涵养的法律美文。名校的一些学生也难免自傲,但名校的得天独厚资源无疑对年轻律师的技能培养具有莫大塑造潜力,但年轻律师不能因身在名校就忘却技能的后天学习,不能因身为名校生就不屑于专业技巧的提升,在高学历和名校上,先天的优势并不预示着后天的终会成功,成功只是有了先决条件,但却不是唯一条件。
年轻律师刚步入律师职业,难免心里有诸多失衡之处,例如收入偏低,职业威望不高,指导律师要求苛刻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年轻律师是否进一步坚守律师职业,有的年轻律师忍受不了指导老师的苛刻要求,所以选择离开,但苛刻的要求多是指导老师为自己好,忍受不了指导老师的严厉要求,直接换所的轻率做法未免难以成才,但是,指导老师和年轻律师之间,也应讲究磨合和默契,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一对师徒关系,年轻律师选择自己中意的指导老师,但不能换了一人又一人,如果这样,便是年轻气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