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7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 214 ┃
┃ ┃ ┃ ┃
┣━━━╋━━━━━━━━━━━━━━━━━━━━━━━━━━━━━━━━━━━━━━━╋━━━━━┫
┃ 49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 209 ┃
┗━━━┻━━━━━━━━━━━━━━━━━━━━━━━━━━━━━━━━━━━━━━━┻━━━━━┛
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的理论法学作品只有4部,主要是对西方法理学的研究(见表3.3)。但这4部作品,沈宗灵和张文显两位先生的法理学系列和季卫东教授的法治专著,同样为法理学领域的代表作品。[32]
表3.3 30年引证影响排序(11~50位):中国学者理论法学作品
┏━━━┳━━━━━━━━━━━━━━━━━━━━━━━━━━━━━━━━┳━━━━━┓
┃排序 ┃ 作 品 ┃引证合计 ┃
┣━━━╋━━━━━━━━━━━━━━━━━━━━━━━━━━━━━━━━╋━━━━━┫
┃14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 ┃ 332 ┃
┣━━━╋━━━━━━━━━━━━━━━━━━━━━━━━━━━━━━━━╋━━━━━┫
┃ 28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269 ┃
┣━━━╋━━━━━━━━━━━━━━━━━━━━━━━━━━━━━━━━╋━━━━━┫
┃ 36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244 ┃
┣━━━╋━━━━━━━━━━━━━━━━━━━━━━━━━━━━━━━━╋━━━━━┫
┃ 37 ┃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243 ┃
┗━━━┻━━━━━━━━━━━━━━━━━━━━━━━━━━━━━━━━┻━━━━━┛
在引证影响排序11到50位的作品中,翻译作品总计23部。其中译自英美法系的作品12部,欧陆法系11部。与中国学者法学著名作品的结构特点相比,译自英美法系的法学著名作品主要集中于理论法学,仅有1部公法作品,而没有私法作品(见表3.4);而在11部理论法学译著中,除1部法律辞典、1部法律经济学教科书和梅因的《古代法》外,均为法理学和比较法作品。[33]其中,美国学者作品8部,英国4部。[34]
表3.4 30年引证影响排序(11~50位):英美法系法学作品
┏━━━┳━━━━━━━━━━━━━━━━━━━━━━━━━━━━━━━━━━━━━━━━┳━━━━━┓
┃排序 ┃ 作 品 ┃引证合计 ┃
┣━━━╋━━━━━━━━━━━━━━━━━━━━━━━━━━━━━━━━━━━━━━━━╋━━━━━┫
┃ ┃ [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 ┃ ┃
┃ 11 ┃ ┃ 350 ┃
┃ ┃ 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 ┃
┣━━━╋━━━━━━━━━━━━━━━━━━━━━━━━━━━━━━━━━━━━━━━━╋━━━━━┫
┃ ┃ [美]汉斯·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 15 ┃ ┃ 331 ┃
┃ ┃ 1996 ┃ ┃
┣━━━╋━━━━━━━━━━━━━━━━━━━━━━━━━━━━━━━━━━━━━━━━╋━━━━━┫
┃ ┃ [英]戴维·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译,光 ┃ 327 ┃
┃ 17 ┃ ┃ ┃
┃ ┃ 明日报出版社,1988;李双元译,法律出版社,2003 ┃ ┃
┣━━━╋━━━━━━━━━━━━━━━━━━━━━━━━━━━━━━━━━━━━━━━━╋━━━━━┫
┃ ┃ [美]弗里德利希·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 327 ┃
┃ 17 ┃ ┃ ┃
┃ ┃ 社,2000 ┃ ┃
┣━━━╋━━━━━━━━━━━━━━━━━━━━━━━━━━━━━━━━━━━━━━━━╋━━━━━┫
┃ 20 ┃ [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 290 ┃
┣━━━╋━━━━━━━━━━━━━━━━━━━━━━━━━━━━━━━━━━━━━━━━╋━━━━━┫
┃ 22 ┃ [英]亨利·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 ┃ 280 ┃
┣━━━╋━━━━━━━━━━━━━━━━━━━━━━━━━━━━━━━━━━━━━━━━╋━━━━━┫
┃ ┃ [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 ┃ ┃
┃ 31 ┃ ┃ 260 ┃
┃ ┃ 1984 ┃ ┃
┣━━━╋━━━━━━━━━━━━━━━━━━━━━━━━━━━━━━━━━━━━━━━━╋━━━━━┫
┃ ┃ [美]罗伯特·考特:《法和经济学》,张军、施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上海财 ┃ 242 ┃
┃ 38 ┃ ┃ ┃
┃ ┃ 经大学出版社,2002 ┃ ┃
┣━━━╋━━━━━━━━━━━━━━━━━━━━━━━━━━━━━━━━━━━━━━━━╋━━━━━┫
┃ ┃ [美]罗伯特·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 ┃ ┃
┃ 39 ┃ ┃ 230 ┃
┃ ┃ 版社,1994.;译林出版社,2001 ┃ ┃
┣━━━╋━━━━━━━━━━━━━━━━━━━━━━━━━━━━━━━━━━━━━━━━╋━━━━━┫
┃ ┃[美]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瓦茨、詹宁斯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 ┃ 224 ┃
┃ 40 ┃ ┃ ┃
┃ ┃馆,1989;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 ┃
┣━━━╋━━━━━━━━━━━━━━━━━━━━━━━━━━━━━━━━━━━━━━━━╋━━━━━┫
┃ ┃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 ┃ 222 ┃
┃ 41 ┃ ┃ ┃
┃ ┃ 社,1989;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1990 ┃ ┃
┣━━━╋━━━━━━━━━━━━━━━━━━━━━━━━━━━━━━━━━━━━━━━━╋━━━━━┫
┃ ┃ [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中国政法大学出 ┃ 214 ┃
┃ 45 ┃ ┃ ┃
┃ ┃ 版社,2003 ┃ ┃
┗━━━┻━━━━━━━━━━━━━━━━━━━━━━━━━━━━━━━━━━━━━━━━┻━━━━━┛
相比之下,欧陆法系则是公法和私法作品的影响更为广泛。表3.5可见,进入中国法学著名作品的欧陆法系作品共计11部,部门法学作品达8部。其中,罗马法作品2部,均出自意大利;民法作品2部,均为德国学者作品;诉讼法作品各2部,均出自日本学者之手;其余为行政法和刑法作品各1部,分别为德国和法国学者所作。[35]
表格3.5 30年引证影响排序(11—50位):欧陆法系部门法学作品
┏━━━┳━━━━━━━━━━━━━━━━━━━━━━━━━━━━━━━━━━━━━━━┳━━━━━┓
┃排序 ┃ 作 品 ┃引证合计 ┃
┣━━━╋━━━━━━━━━━━━━━━━━━━━━━━━━━━━━━━━━━━━━━━╋━━━━━┫
┃ ┃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 16 ┃ ┃ 328 ┃
┃ ┃ 1996 ┃ ┃
┣━━━╋━━━━━━━━━━━━━━━━━━━━━━━━━━━━━━━━━━━━━━━╋━━━━━┫
┃ 22 ┃ [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 280 ┃
┣━━━╋━━━━━━━━━━━━━━━━━━━━━━━━━━━━━━━━━━━━━━━╋━━━━━┫
┃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商务印书 ┃ ┃
┃ 29 ┃ ┃ 268 ┃
┃ ┃馆,2003 ┃ ┃
┣━━━╋━━━━━━━━━━━━━━━━━━━━━━━━━━━━━━━━━━━━━━━╋━━━━━┫
┃ 33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 251 ┃
┣━━━╋━━━━━━━━━━━━━━━━━━━━━━━━━━━━━━━━━━━━━━━╋━━━━━┫
┃ 44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 218 ┃
┣━━━╋━━━━━━━━━━━━━━━━━━━━━━━━━━━━━━━━━━━━━━━╋━━━━━┫
┃ 45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 ┃ 214 ┃
┣━━━╋━━━━━━━━━━━━━━━━━━━━━━━━━━━━━━━━━━━━━━━╋━━━━━┫
┃ ┃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黄风 ┃ ┃
┃ 45 ┃ ┃ 214 ┃
┃ ┃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
┣━━━╋━━━━━━━━━━━━━━━━━━━━━━━━━━━━━━━━━━━━━━━╋━━━━━┫
┃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 ┃
┃ 50 ┃ ┃ 200 ┃
┃ ┃ 2001 ┃ ┃
┗━━━┻━━━━━━━━━━━━━━━━━━━━━━━━━━━━━━━━━━━━━━━┻━━━━━┛
而法学著名作品中欧陆法系的理论法学作品只有3部,如表3.6所示,均为法理学和比较法研究著作,并且同样为德法两国学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