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盲人聋哑人的桥梁。协会组织本来应该是“盲人聋哑人之家”,这是我们的要求和目标。但现在的情况是协会组织很不健全,还有相当数量的协会组织,名不符实,没有成为“盲人聋哑人之家”;协会干部本来应该是“盲人聋哑人之友”,这是群众的需要和希望。但现在的情况是,协会干部人数少,还有相当部分协会干部,不深入实际,不关心群众,没有成为“盲人聋哑人之友”。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我们结合开展“建家做友”活动,建立健全协会组织,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正确制定“家”和“友”的标准
对“盲人聋哑人之家”这个称号,应该全面、正确地去理解。从我们一般习惯上沿用“家”这个称号来讲,往往容易理解成为只替盲人聋哑人谋点福利,帮他们解决点困难,或者把协会变成一个盲人聋哑人业余活动的场所。当然,这些工作是要做的,但绝不仅仅是这些事情。我们所讲的“盲人聋哑人之家”的含义是全面的。它的称号和标准,应该全面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的性质和宗旨,全面体现四代会提出的方针和任务,全面体现章程中对协会的要求。我们要按照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来制定建“盲人聋哑人之家”的标准。看一个“家”搞得好不好,在5条标准中最根本的是两条:一看协会组织是否健全,有没有得力的协会干部;二是看协会是否有吸引力,能否为广大盲人聋哑人说话、办事、谋福利,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多大作用。协会工作是靠人干的,协会干部能够深入实际,关心盲人聋哑人,为他们说话、办事、谋福利,必然会受到广大盲人聋哑人的信赖和拥护。这样的协会就可以称得上是“盲人聋哑人之家”,这样的干部也可称得上是“盲人聋哑人之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新建的或基础较差的协会,一般不可能一下子就在许多方面同时发展,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有所侧重,从一个方面突破,逐步展开,向更高、更全面的方向努力。
(三)树立实抓、狠抓、长期抓的指导思想
打开盲人聋哑人协会工作局面的阵地在基层,力量在群众。“建家做友”,要着眼于大多数,着眼于广大基层协会的巩固和提高,着眼于广大协会干部的进步。因此,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争取使协会组织普遍成为“盲人聋哑人之家”,让广大协会干部都能成为“盲人聋哑人之友”。达到标准后,要经过本组织的盲人聋哑人群众认可,由上级协会验收批准,发给证书。
我们应该认识到:联系盲聋哑群众最密切的是市、县协会和基层协会,只要他们都能达到合格标准,充满生命力,富有战斗力,都能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那我们整个协会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建家做友”是全面活跃协会工作的基本条件,这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建设性工作。只有实抓、狠抓、长期抓,才有可能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抓出成效。
(四)广泛开展竞赛和评比活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