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操作说明》的通知[失效]

  8.是否明确会计部门、会计人员的权限?超越权限时的授权方式是什么?
  9.如何对会计主管、会计负责人实行资格管理?会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上岗资格?
  10.是否建立和实施会计差错责任人追究制度?
  11.如何进行会计档案管理?是否对资料的交接、整理、借阅、保管、销毁等环节作出规定,并遵照执行?
  12.是否按重要岗位分离原则配备足够的会计人员?
  13.重要会计岗位人员是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
  14.会计人员离岗是否进行交接手续和监交程序?
  (二)岗位制约
  1.是否有严格的安全监控系统?各级柜员是否实施严格的分级授权?
  2.是否严格执行双人经办制度:双人临柜;钱账分离;双人验印;双人对账。是否严格执行岗位分离制度:印压(押)证三分管;库房钥匙分管;会计岗和事后检查岗分离;会计前台和后台业务人员分离;记账岗与实物岗分离;系统管理岗与操作员分离?
  (三)特别事项授权
  1.是否执行重要会计业务授权:错账冲正授权;账务调整授权;大额支付授权;自制、补制凭证授权;查询、查复业务授权;挂账及临时过渡业务核算授权;特别转存授权;班外业务授权;拒绝付款业务授权?
  2.是否执行会计电算化操作授权:操作人员按照权限级别进入系统和功能模块,操作人员不能越权掌握不相容岗位口令?
  (四)对账制度
  1.会计部门是否组织实施对账,业务部门是否配合会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相互之间职责明确?
  2.账务核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在规定时间核对账务,对账频率是否符合规定?
  3.银行汇票卡与汇出汇款登记簿、汇出汇款账、银行承兑汇票底卡是否与表外银行承兑汇票账、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底卡是否与单位定期存款每天核对,并登记备案?
  4.应收、应付挂账款是否逐月对账,在年底彻底清理并编制分户余额表,并对跨年度挂账作出逐笔说明?
  5.表外科目是否在每月末与表内有关科目、实物、登记簿进行核对?
  6.对“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是否定期核对?
  7.外汇会计业务对账是否做到:
  (1)随单核对存放国外同业账(查看报单与明细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2)随单核对存放国内同业账;
  (3)每天核对本币外汇买卖科目与外币结售汇科目的余额相符。
  8.系统内往来业务对账:系统内往来的业务核对包括往来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核对,发生额必须逐笔勾对,对账中的各种查询、查复要有书面记录;计算机对账和人工对账符合有关规定。
  (五)重要物品管理
  重要物品领取和交回是否执行严格的审批和登记(重要物品:会计印章、密押器、压书机、重要单证、密码口令及有关操作手册)?
  七、产品开发
  (一)是否建立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二)现行的产品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是如何实施的?
  八、计划与财务
  (一)是否制订全行业务经营计划?
  (二)是否制定财务预算?
  (三)财务审批是否符合授权要求?
  (四)如何管理固定资产?
  (五)如何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如何规避采购风险?
  九、安全保卫
  (一)是否识别过安保范围(物防、人防、技防)的风险,以及所需风险控制措施?
  (二)涉及金库、现金押运、运钞车辆等安保人员是否委外?如有,如何管理并控制风险?
  (三)如何控制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进行现金押运的过程?
  (四)如何进行全行安全检查?
  (五)现有各项安保设施是否满足需要?

第五部分 过程评价示例(授信业务)



┏━━━━━━━━━━━━┳━━━━━━━━━━━━━━━━━━━━┳━━━┳━━━━┳━━━┳━━━┓
┃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  ┃     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       ┃评价 ┃标准  ┃实际 ┃   ┃
┃办法第10至31条)    ┃      (不限于此)        ┃结果 ┃分值  ┃得分 ┃备注 ┃
┣━━━━━━━━━━━━╋━━━━━━━━━━━━━━━━━━━━╋━━━╋━━━━╋━━━╋━━━┫
┃  合 计       ┃                    ┃   ┃ 440  ┃   ┃   ┃
┣━━━━━━━━━━━━╋━━━━━━━━━━━━━━━━━━━━╋━━━╋━━━━╋━━━╋━━━┫
┃ 内部控制环境     ┃                    ┃   ┃  80 ┃   ┃   ┃
┣━━━━━━━━━━━━╋━━━━━━━━━━━━━━━━━━━━╋━━━╋━━━━╋━━━╋━━━┫
┃            ┃  本条是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综合评  ┃   ┃    ┃   ┃   ┃
┃  第十条 公司治理。 ┃                    ┃   ┃    ┃   ┃   ┃
┃            ┃  价,不作为单项评价的内容。     ┃   ┃    ┃   ┃   ┃
┣━━━━━━━━━━━━╋━━━━━━━━━━━━━━━━━━━━╋━━━╋━━━━╋━━━╋━━━┫
┃  第十一条 董事会、 ┃  本条是对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 ┃   ┃    ┃   ┃   ┃
┃  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  级管理层责任的综合评价,不作为单项 ┃   ┃    ┃   ┃   ┃
┃  责任。       ┃  评价的内容。            ┃   ┃    ┃   ┃   ┃
┣━━━━━━━━━━━━╋━━━━━━━━━━━━━━━━━━━━╋━━━╋━━━━╋━━━╋━━━┫
┃  第十二条 内部控制 ┃                    ┃   ┃  20 ┃   ┃   ┃
┃  政策。       ┃                    ┃   ┃    ┃   ┃   ┃
┃            ┃  1.是否识别并制定授信业务政策?(查 ┃   ┃    ┃   ┃   ┃
┃            ┃ 阅书面资料)             ┃   ┃  4  ┃   ┃   ┃
┃            ┃2.授信业务政策是否符合商业银行的    ┃   ┃    ┃   ┃   ┃
┃            ┃  经营宗旨和发展战略?(询问并查    ┃   ┃  2  ┃   ┃   ┃
┃            ┃  阅书面资料)            ┃   ┃    ┃   ┃   ┃
┃            ┃3.授信业务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   ┃    ┃   ┃   ┃
┃            ┃  和监管要求?(查阅书面资料)     ┃   ┃  2  ┃   ┃   ┃
┃            ┃4.授信业务政策是否体现出侧重控制    ┃   ┃    ┃   ┃   ┃
┃            ┃ 的风险类型,并体现出对不同地区、   ┃   ┃    ┃   ┃   ┃
┃            ┃ 行业、产品的风险控制要求?(查阅    ┃   ┃  2  ┃   ┃   ┃
┃            ┃ 书面资料)              ┃   ┃    ┃   ┃   ┃
┃            ┃5.授信业务政策是否传达至授信工作    ┃   ┃    ┃   ┃   ┃
┃            ┃ 人员并为其所熟悉?(询问和查阅)    ┃   ┃  3  ┃   ┃   ┃
┃            ┃6.授信业务政策是否一贯得到执行?    ┃   ┃    ┃   ┃   ┃
┃            ┃ (抽样,可结合后面的抽样同时进行)   ┃   ┃  3  ┃   ┃   ┃
┃            ┃7.是否发挥作用?(抽样,可结合后面   ┃   ┃    ┃   ┃   ┃
┃            ┃ 的抽样同时进行)           ┃   ┃  2  ┃   ┃   ┃
┃            ┃8.授信业务政策是否定期进行评审,    ┃   ┃    ┃   ┃   ┃
┃            ┃ 并根据经营环境、监管要求等进行    ┃   ┃  2  ┃   ┃   ┃
┃            ┃ 调整?(询问并查阅书面资料)      ┃   ┃    ┃   ┃   ┃
┣━━━━━━━━━━━━╋━━━━━━━━━━━━━━━━━━━━╋━━━╋━━━━╋━━━╋━━━┫
┃  第十三条 内部控制 ┃                    ┃   ┃  20 ┃   ┃   ┃
┃  目标。       ┃                    ┃   ┃    ┃   ┃   ┃
┃            ┃  1.授信业务是否建立内部控制目标?  ┃   ┃  4  ┃   ┃   ┃
┗━━━━━━━━━━━━┻━━━━━━━━━━━━━━━━━━━━┻━━━┻━━━━┻━━━┻━━━┛

                                          (续表)

┏━━━━━━━━━━┳━━━━━━━━━━━━━━━━━━━┳━━━┳━━━━┳━━━┳━━━┓
┃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     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      ┃评价 ┃标准  ┃实际 ┃备注 ┃
┃办法第10至31条)  ┃      (不限于此)       ┃结果 ┃分值  ┃得分 ┃   ┃
┣━━━━━━━━━━╋━━━━━━━━━━━━━━━━━━━╋━━━╋━━━━╋━━━╋━━━┫
┃          ┃2.目标考虑了哪些要求?是否体现了   ┃   ┃    ┃   ┃   ┃
┃          ┃  内控政策的要求?(询问并查阅书   ┃   ┃  6  ┃   ┃   ┃
┃          ┃  面资料)             ┃   ┃    ┃   ┃   ┃
┃          ┃3.授信内控目标是否分解?是否进行监  ┃   ┃  6  ┃   ┃   ┃
┃          ┃  测和考核?(询问并查阅书面资料)  ┃   ┃    ┃   ┃   ┃
┃          ┃4.授信内控目标实现情况如何?如何   ┃   ┃  2  ┃   ┃   ┃
┃          ┃  改进?(询问并查阅书面资料)    ┃   ┃    ┃   ┃   ┃
┃          ┃5.如何通过授信内控目标提高授信工   ┃   ┃  2  ┃   ┃   ┃
┃          ┃ 作和资产质量?(询问)        ┃   ┃    ┃   ┃   ┃
┣━━━━━━━━━━╋━━━━━━━━━━━━━━━━━━━╋━━━╋━━━━╋━━━╋━━━┫
┃  第十四条 组织 ┃                   ┃   ┃  20 ┃   ┃   ┃
┃  结构。     ┃                   ┃   ┃    ┃   ┃   ┃
┃          ┃  1.是否设立清晰的授信业务组织体  ┃   ┃  2  ┃   ┃   ┃
┃          ┃  系?(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2.是否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   ┃   ┃    ┃   ┃   ┃
┃          ┃  体制,对授信进行统一管理?(询问  ┃   ┃  1  ┃   ┃   ┃
┃          ┃  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3.是否设立独立的授信风险管理部    ┃   ┃    ┃   ┃   ┃
┃          ┃  门,对不同币种、不同客户对象、不 ┃   ┃    ┃   ┃   ┃
┃          ┃  同种类的授信进行统一管理,避免  ┃   ┃  1  ┃   ┃   ┃
┃          ┃  信用失控?(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4.授信岗位设置是否做到分工合理、   ┃   ┃    ┃   ┃   ┃
┃          ┃  职责明确?岗位之问是否相互配    ┃   ┃    ┃   ┃   ┃
┃          ┃  合、相互制约?是否做到审贷分离、  ┃   ┃  2  ┃   ┃   ┃
┃          ┃  业务经办与会计账务处理分离?   ┃   ┃    ┃   ┃   ┃
┃          ┃  (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5.是否对授信实行统一的法人授权    ┃   ┃    ┃   ┃   ┃
┃          ┃ 制度,上级机构是否根据下级机    ┃   ┃    ┃   ┃   ┃
┃          ┃ 构的风险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所   ┃   ┃    ┃   ┃   ┃
┃          ┃ 处地区经济环境等因素,合理确    ┃   ┃  2  ┃   ┃   ┃
┃          ┃ 定授信审批权限?(询问并查阅     ┃   ┃    ┃   ┃   ┃
┃          ┃ 书面材料)             ┃   ┃    ┃   ┃   ┃
┃          ┃6.是否设立审贷委员会,负责审批权   ┃   ┃    ┃   ┃   ┃
┃          ┃ 限内的授信?行长是否担任审贷委    ┃   ┃  2  ┃   ┃   ┃
┃          ┃ 员会的成员?(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