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
┃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 ┃ 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 ┃评价 ┃标准 ┃实际 ┃ ┃
┃办法第10至31条) ┃ (不限于此) ┃结果 ┃分值 ┃得分 ┃备注 ┃
┣━━━━━━━━━━━━╋━━━━━━━━━━━━━━━━━━━╋━━━╋━━━━╋━━━╋━━━┫
┃第二十条 运行控制。 ┃ ┃ ┃ 60 ┃ ┃ ┃
┃ ┃1.是否制订授信业务程序?(询问并 ┃ ┃ 12 ┃ ┃ ┃
┃ ┃ 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2.授信业务程序是否覆盖授信所有业 ┃ ┃ ┃ ┃ ┃
┃ ┃ 务和全过程并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 ┃ ┃ ┃ ┃ ┃
┃ ┃ 要求。(如《贷款通则》、《商业银行┃ ┃ 6 ┃ ┃ ┃
┃ ┃ 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询问并查阅 ┃ ┃ ┃ ┃ ┃
┃ ┃ 书面材料) ┃ ┃ ┃ ┃ ┃
┃ ┃3.对授信业务中的采购或外包活动 ┃ ┃ ┃ ┃ ┃
┃ ┃ (如外聘行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 ┃ ┃ 6 ┃ ┃ ┃
┃ ┃ 评估事务所等)是否进行控制? ┃ ┃ ┃ ┃ ┃
┃ ┃4.授信业务的产品开发如何进行 ┃ ┃ ┃ ┃ ┃
┃ ┃ 控制? ┃ ┃ 6 ┃ ┃ ┃
┃ ┃5.是否严格执行授信业务程序? ┃ ┃ 18 ┃ ┃ ┃
┃ ┃6.授信业务的程序是否有效?(结合 ┃ ┃ ┃ ┃ ┃
┃ ┃ 内控绩效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 ┃ 6 ┃ ┃ ┃
┃ ┃7.授信业务程序是否定期检讨更新? ┃ ┃ ┃ ┃ ┃
┃ ┃ (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6 ┃ ┃ ┃
┣━━━━━━━━━━━━╋━━━━━━━━━━━━━━━━━━━╋━━━╋━━━━╋━━━╋━━━┫
┃ 第二十一条 计算机 ┃ ┃ ┃ 20 ┃ ┃ ┃
┃ 系统环境下的控制。 ┃ ┃ ┃ ┃ ┃ ┃
┃ ┃ 1.是否建立授信管理信息系统,持续 ┃ ┃ ┃ ┃ ┃
┃ ┃ 监控授信全过程?(询问并查阅书 ┃ ┃ 4 ┃ ┃ ┃
┃ ┃ 面材料) ┃ ┃ ┃ ┃ ┃
┃ ┃2.是否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信息系 ┃ ┃ ┃ ┃ ┃
┃ ┃ 统,全面和集中掌握客户的资信水 ┃ ┃ ┃ ┃ ┃
┃ ┃ 平、经营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信 ┃ ┃ ┃ ┃ ┃
┃ ┃ 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已列 ┃ ┃ 6 ┃ ┃ ┃
┃ ┃ 入“黑名单”、有逃废债等行为的资 ┃ ┃ ┃ ┃ ┃
┃ ┃ 信不良的借款人实施授信禁入? ┃ ┃ ┃ ┃ ┃
┃ ┃ (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3.授信业务有关的信息系统是否得到 ┃ ┃ ┃ ┃ ┃
┃ ┃ 真正运用? ┃ ┃ 6 ┃ ┃ ┃
┃ ┃4.信息系统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 ┃ ┃ ┃ ┃ ┃
┃ ┃ 是否发挥作用? ┃ ┃ 4 ┃ ┃ ┃
┗━━━━━━━━━━━━┻━━━━━━━━━━━━━━━━━━━┻━━━┻━━━━┻━━━┻━━━┛
(续表)
┏━━━━━━━━━━━┳━━━━━━━━━━━━━━━━━━┳━━━┳━━━━┳━━━┳━━━┓
┃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 ┃ 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 ┃评价 ┃标准 ┃实际 ┃备注 ┃
┃办法第10至31条) ┃ (不限于此) ┃结果 ┃分值 ┃得分 ┃ ┃
┣━━━━━━━━━━━╋━━━━━━━━━━━━━━━━━━╋━━━╋━━━━╋━━━╋━━━┫
┃第二十二条 应急准 ┃ ┃ ┃20 ┃ ┃ ┃
┃备与处置。 ┃1.是否能够识别授信业务中可能存在 ┃ ┃ 5 ┃ ┃ ┃
┃ ┃ 导致发生重大损失的紧急情况? ┃ ┃ ┃ ┃ ┃
┃ ┃2.针对可能存在的紧急情况是否制订 ┃ ┃ 5 ┃ ┃ ┃
┃ ┃ 应急预案? ┃ ┃ ┃ ┃ ┃
┃ ┃3.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是否启动应急 ┃ ┃ 3 ┃ ┃ ┃
┃ ┃ 预案? ┃ ┃ ┃ ┃ ┃
┃ ┃4.应急预案是否能有效减少与消除紧 ┃ ┃ 5 ┃ ┃ ┃
┃ ┃ 急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 ┃ ┃ ┃ ┃
┃ ┃5.是否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审? ┃ ┃ 2 ┃ ┃ ┃
┣━━━━━━━━━━━╋━━━━━━━━━━━━━━━━━━╋━━━╋━━━━╋━━━╋━━━┫
┃监测评价与纠正 ┃ ┃ ┃ 60 ┃ ┃ ┃
┣━━━━━━━━━━━╋━━━━━━━━━━━━━━━━━━╋━━━╋━━━━╋━━━╋━━━┫
┃ 第二十三条 内部控┃ ┃ ┃ 30 ┃ ┃ ┃
┃ 制绩效监测。 ┃ 1.是否建立内部控制绩效的监测 ┃ ┃ 6 ┃ ┃ ┃
┃ ┃ 程序? ┃ ┃ ┃ ┃ ┃
┃ ┃2.是否建立授信资产质量监测体系, ┃ ┃ ┃ ┃ ┃
┃ ┃ 严密监测资产质量的变化?(询问 ┃ ┃ 2 ┃ ┃ ┃
┃ ┃ 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3.是否建立贷款风险分类制度,规范 ┃ ┃ ┃ ┃ ┃
┃ ┃ 贷款质量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询 ┃ ┃ 2 ┃ ┃ ┃
┃ ┃ 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4.是否建立业务部门检查制度、风险 ┃ ┃ ┃ ┃ ┃
┃ ┃ 管理部门监控制度、审计部门审计 ┃ ┃ 2 ┃ ┃ ┃
┃ ┃ 监督制度?(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5.是否建立授信尽职调查岗,以对授 ┃ ┃ ┃ ┃ ┃
┃ ┃ 信业务流程的各项活动进行尽职调 ┃ ┃ ┃ ┃ ┃
┃ ┃ 查,评价授信工作人员是否勤勉尽 ┃ ┃ 3 ┃ ┃ ┃
┃ ┃ 责,确定授信工作人员是否免责? ┃ ┃ ┃ ┃ ┃
┃ ┃ (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6.是否按照监测的要求实施监测或尽 ┃ ┃ 9 ┃ ┃ ┃
┃ ┃ 职调查?(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7.监测制度是否有效?(询问并查阅 ┃ ┃ 6 ┃ ┃ ┃
┃ ┃ 书面材料) ┃ ┃ ┃ ┃ ┃
┗━━━━━━━━━━━┻━━━━━━━━━━━━━━━━━━┻━━━┻━━━━┻━━━┻━━━┛
(续表)
┏━━━━━━━━━━━━━┳━━━━━━━━━━━━━━━━━━━┳━━━┳━━━━┳━━━┳━━━┓
┃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 ┃ 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 ┃评价 ┃标准 ┃实际 ┃备注 ┃
┃办法第10至31条) ┃ (不限于此) ┃结果 ┃分值 ┃得分 ┃ ┃
┣━━━━━━━━━━━━━╋━━━━━━━━━━━━━━━━━━━╋━━━╋━━━━╋━━━╋━━━┫
┃第二十四条 违规、 ┃ ┃ ┃ 20 ┃ ┃ ┃
┃险情、事故处置和纠 ┃1.对授信业务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违 ┃ ┃ ┃ ┃ ┃
┃正与预防措施。 ┃ 规、险情和事故)是否经过适当程序 ┃ ┃ 10 ┃ ┃ ┃
┃ ┃ 确认,并责成相关授信工作人员及时 ┃ ┃ ┃ ┃ ┃
┃ ┃ 进行纠正?(询问并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2.是否对违规造成的授信风险和损失 ┃ ┃ ┃ ┃ ┃
┃ ┃ 逐笔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 ┃ ┃ 10 ┃ ┃ ┃
┃ ┃ 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询问并查阅 ┃ ┃ ┃ ┃ ┃
┃ ┃ 书面材料) ┃ ┃ ┃ ┃ ┃
┣━━━━━━━━━━━━━╋━━━━━━━━━━━━━━━━━━━╋━━━╋━━━━╋━━━╋━━━┫
┃ 第二十五条 内部控 ┃ 本条不作为单项评价的内容。 ┃ ┃ ┃ ┃ ┃
┃ 制体系评价。 ┃ ┃ ┃ ┃ ┃ ┃
┣━━━━━━━━━━━━━╋━━━━━━━━━━━━━━━━━━━╋━━━╋━━━━╋━━━╋━━━┫
┃ 第二十六条 管理 ┃ 本条不作为单项评价的内容。 ┃ ┃ ┃ ┃ ┃
┃ 评审。 ┃ ┃ ┃ ┃ ┃ ┃
┣━━━━━━━━━━━━━╋━━━━━━━━━━━━━━━━━━━╋━━━╋━━━━╋━━━╋━━━┫
┃ 第二十七条 持续 ┃ 1.是否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授信业务的 ┃ ┃ ┃ ┃ ┃
┃ ┃ 内部控制进行过改进?(询问并查 ┃ ┃ 10 ┃ ┃ ┃
┃ 改进。 ┃ ┃ ┃ ┃ ┃ ┃
┃ ┃ 阅书面材料) ┃ ┃ ┃ ┃ ┃
┣━━━━━━━━━━━━━╋━━━━━━━━━━━━━━━━━━━╋━━━╋━━━━╋━━━╋━━━┫
┃ 信息交流与反馈 ┃ ┃ ┃100 ┃ ┃ ┃
┣━━━━━━━━━━━━━╋━━━━━━━━━━━━━━━━━━━╋━━━╋━━━━╋━━━╋━━━┫
┃第二十八条 交流与 ┃ ┃ ┃ 25 ┃ ┃ ┃
┃沟通。 ┃1.是否制订授信风险报告制度?(查 ┃ ┃ 5 ┃ ┃ ┃
┃ ┃ 阅书面材料) ┃ ┃ ┃ ┃ ┃
┃ ┃2.对重大授信风险是否及时报告? ┃ ┃ 10 ┃ ┃ ┃
┃ ┃ (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3.授信风险的报告制度是否得到遵 ┃ ┃ 10 ┃ ┃ ┃
┃ ┃ 循?(查阅书面材料) ┃ ┃ ┃ ┃ ┃
┣━━━━━━━━━━━━━╋━━━━━━━━━━━━━━━━━━━╋━━━╋━━━━╋━━━╋━━━┫
┃ 第二十九条 内部控 ┃ ┃ ┃25 ┃ ┃ ┃
┃ 制体系对文件的要求。 ┃ 1.涉及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的文件是 ┃ ┃ 15 ┃ ┃ ┃
┃ ┃ 否充分? ┃ ┃ ┃ ┃ ┃
┃ ┃2.是否存在无章可循情况? ┃ ┃ 10 ┃ ┃ ┃
┣━━━━━━━━━━━━━╋━━━━━━━━━━━━━━━━━━━╋━━━╋━━━━╋━━━╋━━━┫
┃ ┃1.授信有关的文件是否得到有效控 ┃ ┃ ┃ ┃ ┃
┃第三十条 文件控制。 ┃ 制?(在查阅授信政策、程序等书面 ┃ ┃ 25 ┃ ┃ ┃
┃ ┃ 材料时验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