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


  3、推行复合技能制。要按造船生产流程划定工位,按工位划定岗位,按岗位配置技能需求、配备上岗编制,以先进的技能制劳动组织替代传统的工种制劳动组织,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劳动组织体系。

  4、实施负荷平衡计划。要通过定量测算,对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进行量化平衡分析,确定满足生产任务所需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数量,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5、尽可能消除浪费。要积极开展功能成本分析,消除设计中的功能冗余;以精细造船理念进行流程分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增值活动,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造船成本。

  (四)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集成化

  1、实施造船数字化工程。大力推进设计、生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从造船主体生产、设计、管理起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起面向整个造船过程的信息集成系统,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作业一体化。

  2、提高信息集成度。加强船厂与船厂、船厂与设计院所、船厂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整合,通过异地协同网络等先进技术,达到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高度集成,逐步实现区域性设计、制造、管理信息的数字化无缝连接。

  (五)围绕缩短造船周期,推进相关制造技术发展

  1、推行分段总组造船法。要结合技术改造,配置专门的分段总组制造场地,配备大吨位的起吊设备,实施分段总组造船,扩大总组数量和重量,减少船坞(台)中分段搭载工作量,最大限度发挥船坞(台)核心生产资源的作用。

  2、发展单元组装、预舾装和模块化技术。要大力推广机舱盆舾装、上层建筑整体吊装等先进舾装技术,缩短船坞(台)安装时间。要按照舾装作业前移的原则,积极推广分段、总组预舾装技术,提高分段、总组进船坞(台)前的安装完整性和船舶下水前的安装完整性。

  3、发展精度造船和先进涂装技术。要大力推广造船精度管理与控制技术,以补偿量代替余量,实现船坞(台)无余量搭载。要通过提高钢材预处理生产线的作业质量及跟踪补涂等手段,减少分段二次除锈工程量,提高涂装效率。

  4、加强船坞(台)总装工艺方法研究。围绕快速搭载、串(并)联造船、脚手架、工装设备、密性试验、高效焊接等关键环节,开发和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造船新工艺、新方法。

  (六)加强基础管理,夯实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