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
柳州:充分发挥柳州作为西南工业中心城市、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华南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建设区域性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西南制造业物流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柳肇铁路、扩建柳州机场和柳州港,构建连接南北、辐射华南西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汇的交通枢纽网络。依托西南制造业中心地位和产业发展,建设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发展钢铁、汽车、机械、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物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发挥桂中商埠的区位优势,建设商业服务型物流集聚区,发展食糖、粮食、日用品、农产品等专业物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桂林:依托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服务广西,辐射华中的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枢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促进现代物流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贵广高速铁路建设和桂林机场扩建工程,形成连接华中、华南的交通运输体系;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机械电器、电子信息等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生产型和商业型物流集聚区,发展汽车、机械、轮胎、医药、建材和特色农林产品等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海、防城港、钦州:充分发挥广西北部湾港口出海通道的龙头作用,建设面向东盟的大型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快建设大宗散货、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商贸等大型深水泊位,发展港口物流和物流增值服务,加强三港合作与互动,提高港口集散效率;依托临海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相配套的物流园区等物流设施,发展石化、钢铁、新能源、林浆纸、粮食、食糖等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利用钦州保税港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发挥东兴沿边口岸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促进产业集聚和发展。
崇左: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完善通往东盟的陆路交通、口岸、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建立连接内地、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网络,重点利用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加快发展口岸物流体系,着重发展农产品、机电、纺织、矿产品等行业物流。
4. 专业性物流中心。
梧州:充分发挥洛湛铁路、南广铁路、柳肇铁路、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成连接大西南与粤港澳的重要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内河港口物流、轻工业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建立适应东部产业转移发展需要的物流服务体系。
贵港: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大能力铁路通道,完善铁水联运,重点建设煤炭、建材、粮食、食糖、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我区及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的内河港口物流枢纽,支撑西江经济带发展。
玉林:发挥毗邻广东的优势,建立服务于两广产业合作的物流体系,加快建立沟通沿海的交通通道,重点发展机械、建材、食品、农产品、中药、轻工产品物流中心。
百色:充分发挥南昆铁路及沿边优势,加快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百色至龙邦高速公路,依托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西电东送基地构建物流园区,发展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促进百色建成沟通云贵的桂西重要物流中心。
贺州:充分发挥洛湛铁路和贵广高速铁路交汇的地理优势,建设沟通华中与珠三角的物流网络节点功能,发挥其交通枢纽和货物聚散作用,推进跨省区物流发展。
河池:依托资源型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茧丝绸、能源、农产品物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来宾:发挥毗邻南宁、柳州工业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与冶炼、电力、制糖等支柱产业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为生产服务的物流中心。
(二)大力发展行业物流。
围绕我区千亿元产业群和优势产业群,加快重点行业物流发展;扩大连锁企业统一配送规模,提高社会商品配送能力,完善城市配送体系;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农村商品市场物流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