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试行)》和《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方法》的通知

  (3)叩诊:检查心脏浊音界大小、形态与位置。被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立与被检者右侧,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与肋骨平行),扣肘力度适中。测量心脏左右浊音界距胸骨中线的垂直距离,测量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判断心脏大小是否正常。
  (4)听诊:
  ①听诊体位:检查者站立于右侧,被检者取仰卧位,保持环境安静。
  ②听诊顺序: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③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与心包摩擦音(性质粗糙、搔抓样,与心跳一致,与呼吸无关)。注意杂音的部位、时期(收缩期、舒张期)、性质(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声样、乐声样)、传导(帮助判断杂音的来源与病理性质)、强度、与体位变化。对于期前收缩每分钟6次以上者,应建议作心电图检查。
  心脏收缩期杂音强度分级:
  Ⅰ级:杂音很弱,占时很短,需仔细听诊或运动或改变体位方能听到;
  Ⅱ级:较容易听到的弱杂音;
  Ⅲ级:中等响亮的杂音;
  Ⅳ级:较响亮的杂音;
  Ⅴ级:很响亮的杂音、震耳,但听诊器体件稍离开胸壁即听不到;
  Ⅵ级:最响亮的杂音,以至将听诊器体件稍离开胸壁仍能听到。
  杂音记录方法与结论:如Ⅲ级杂音记为3/6级。被检者卧位安静时听诊肺动脉瓣膜区达到Ⅲ级,其他瓣膜区达到Ⅱ级,改变体位反复听诊心脏杂音,确属生理性者,可作“正常”结论。
  2.记录方法:记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其中,心脏杂音分部位、时期、响亮度、性质与传导进行记录。
  ㈡肺
  1.检查方法:
  (1)视诊:呼吸运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呼吸运动增强及减弱,有无呼吸困难及三凹征。检查每分钟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均匀整齐。
  (2)触诊:
  ①胸廓扩张度检查:检查者双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被检者作深呼吸运动,比较两手的扩张度是否一致,前正中线两侧拇指向外移动的距离是否相等。
  ②语音震颤检查:两手掌平贴在被检者胸廓两侧对称部位,嘱被检者重复发出“一”长音,比较两侧对称部位的震动感是否相同,从上至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后胸。
  ③胸膜摩擦感检查:两手掌平贴在被检者胸壁的下前侧部,嘱被检者作深呼吸运动,以触查有无摩擦感。
  (3)叩诊:在左右两侧胸部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叩诊,前胸叩诊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背部叩诊时,在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肩胛下区扳指平贴于肋间隙与肋骨平行。叩出肺上界,叩出左右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角线肺下界以及肺下界移动度。
  (4)听诊:检查有无啰音,啰音的性质及所在部位。必要时做语音传导与胸膜摩擦音检查。
  2.记录方法:记录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
  ㈢肝
  1.检查方法:用触诊法检查肝的大小、软硬度、有无压痛。被检者取仰卧位,两脚屈起,放松腹壁肌肉,缓缓作腹式呼吸运动。检查者用右手掌面平放在肋缘下部自下而上进行触诊,触诊的手应与呼吸运动密切配合,随着被检者呼气时腹壁下陷而下按,随着吸气时腹壁隆起而上抬,有利于触诊肿大的肝下缘。对肝脏肿大者应叩诊检查肝上界有无移位(正常人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分别位于第5、第7、第10肋间)。
  2.记录方法:
  (1)肝脏肿大:剑突下大小测量前正中线上剑突至肝下缘距离,肋下大小测定右锁骨中线上肋弓缘至肝下缘距离,以厘米为单位进行记录。
  (2)肝脏硬度分为3度:肝脏柔软,如手指按口唇为Ⅰ度;肝脏质韧,如按鼻尖的硬度为Ⅱ度;肝脏质硬,如按前额的硬度为Ⅲ度。
  (3)肝脏表面及边缘: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边缘是否整齐。
  ㈣脾
  1.检查方法:被检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七至第十肋处,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腹部与左侧肋弓垂直,当被检者作深呼吸时进行触诊检查。测定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2.记录方法(脾脏肿大分度记录):
  (1)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
  (2)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者为中度肿大;
  (3)超过脐水平线者为高度肿大。
  五、眼科检查
  ㈠裸眼视力
  1.检查器材:标准对数视力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