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电装备配套产业。发挥我市机电装备产业优势,突破核心技术,扩大产业规模,依托山博电机、博机减速机、科汇、华成等企业的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垂直整合上下游零部件业务价值链或企业,加快上下游关键零部件业务发展,以风电配套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加强与滨州长星、青岛国电蓝德、东营中凯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联系,引导企业发展风力发电机、塔架、风叶、主轴、机械传动、运行控制、风机变频、输变电机组等关键配套件生产,不断提高零部件配套能力,培育发展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相关零部件生产制造业。以山东华成集团、山博集团、淄博牵引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红卫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研发风电用增速机、风力发电机等。到2012年,全市风电装备配套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四) 核电装备及配套材料产业。充分发挥高新区国家新材料产业转化基地和博山区“中国泵业名城”的优势,加快建设山东省核电装备及配套材料工业园区。重点培植泵、蓄电池组、压力容器、钛材料和锆及铪材等5个特色优势产品;构建核级泵、蓄电池、核电配套材料3个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淄博三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蓄电池厂、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佶缔纳士机械有限公司、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骨干企业。到2012年,全市核电装备及配套产业初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特色产品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五)太阳能光伏材料产业。围绕光伏配套,引导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基板用超白玻璃、太阳能半导体配套元器件等产品。以淄博高新区功能玻璃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发光学纤维、光控制玻璃材料、光存储器、导电玻璃等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支持金晶集团总投资5亿元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导电膜玻璃项目。
(六)智能电网配套产业。围绕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以山东科汇电气有限公司、淄博计保互感器研究所、淄博市博山调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淄博泰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淄博新时代仪表有限公司为依托,研发生产并网发电设备、信息传输设备、电力控制设备和智能电表、传感器等配套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协调和引导。成立新能源产业协会,加强与发改、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建设、环保、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强化措施,优化环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介于新能源装备企业与新能源用户之间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鼓励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搭建新能源中介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