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林-禽、畜模式。林下可以种植牧草以扩充饲料来源,林下圈养鸡、鸭、鹅、猪、牛、羊等,放养的家禽能消灭林地表层害虫,畜禽粪便可作为林木的天然有机肥料。
  林-菌模式。林下种菌菇、金蝉、喜荫类中药材,以短养长,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菌菇生长周期较短,资金回收快,同时能使林地土壤湿度增加,菌菇废料又是上等有机肥,能够促进林木生长。
  林-草-牧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植树、树下种草(草喂鸡鹅)、水中养鱼(禽粪喂鱼)、水面养鹅”的生态种植养殖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较好的综合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拓宽林下经济融资渠道。鼓励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投资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允许林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林业资产,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市场合理流转。各县区、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做好对林农和企业融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70)精神,切实做好对林下经济的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林地、林木抵押贷款、联户联保信用贷款的有效运作方式,简化审批手续,争取农村信用小额贷款对农户的支持,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按规定提供优惠利率,不断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二)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林业园艺、农业、畜牧、规划、科技、农业科研、工商、地税、财政等单位为成员,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研究制定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技术咨询等形式调动企业或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动性。林业、畜牧、水利、农业等有关业务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主动深入农户帮助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强对农民技术骨干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种养技术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对林下种养大户给予重点扶持;有关金融部门也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引导帮助群众成立专业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林下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加强市场研究,使群众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全市林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