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的通知

  环境。推进青山湖片区综合开发,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努力建设青山湖科创新城。
  布局。形成“一心、一环、二区、三轴”的空间结构,体现在休闲中创业、在创业中休闲的布局特色。形成管理、会展、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的中心区块以及先进制造业区块、电子信息区块、节能环保区块的“四区块”的功能分布,促进产业之间、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共同生长。
  造型:应强调功能、结构、空间、景观的高度结合,体现“山水共融”的造型风格。
  (17)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规模。该园区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与江干区人民政府四家共同建设。规划地块东到九环路,南到德胜快速路,西至规划主干道红普路,北至九州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公顷,其中一期规划用地为50亩。2005年,该科技园就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确定为当时全国50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但是,由于资金原因,园区于近期在开始建设。
  结构。根据浙江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依托的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科技和学科优势,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重点发展生物化工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光电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技术、环保与节能技术、服装与纺织工程技术等领域。科技园的定位,是建成一个集研发、交流、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功能。大学科技园力求有效整合现有浙江省属高校各类科技资源,实现多学科汇聚与融合,提高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密度,促进各种技术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浙江省各高等院校在知识上、技术上的优势,有效地激活了高校科技资源,把人才和智力优势尽快转化为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优势。园区建成后,可为三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创业氛围浓郁的场所。
  配套。园区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具有一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条件。
  环境。园区位于下沙高教园区附近,除了上述三家高校外,另有11所高校,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园区位于下沙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条件好。
  布局。规划为五个单元,分别为研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地、科研培训区、会议展示中心、研发办公区。
  (18)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
  规模: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分为星火园区和和平园区。星火园区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已入驻企业59家,2009年1-6月实现销售1.5亿元;和平园区总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以中国钢铁平台网为主,现已有网上注册会员12万家,其中交易会员3500家左右,日均交易量超2000万元,年网上交易额约100亿元。
  结构:园区主要涉及四类产业:信息软件业;电子商务业;高新科技业和与之配套的知识型中介服务以及流通业,拥有包括信息发布、网上交易、仓储质押、统一采购(结算)、融资,加工、物流、配送指令发送等职能,集聚了畅翔科技、彩拓网络、爱彼西商务配送、中国钢铁平台网、家具无忧网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
  功能:园区以推进“南精北快”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电子商务、信息软件、中介服务为主的服务型高新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转型示范区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先导区。
  配套:园区附近道路网完善,公交站点以及公共自行车系统已全面进入园区,停车服务、立面整治、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并在园区管委会内设立综合服务大厅,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金融、培训、办公等配套服务。
  环境:园区道路硬化、园区绿化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环境提升和招商引资工作,园区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杭州市首批特色软件园、省级电子商务产学研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
  布局:星火园区位于费家塘路588号,处于东新园小区的北侧,北临规划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原杭州重型机械厂),南侧重工路,西邻费家塘路浙四监现代化住宅小区,东面为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占地面积76亩。和平园区地处和平广场(绍兴路与东新路口)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19)桐庐县迎春商务区
  规模  以迎春南路为核心轴,北起富春江二桥南岸、南至杭千高速、东至大联路、西至中杭路。杭千高速入口至富春江二桥南岸长度约5公里,规划在迎春南路上形成杭千高速公路-江南路段自然(人工)风景生态林区、江南路-320国道段城市休闲度假区、320国道-白云源路段商业商务综合区、白云源路-瑶琳路段行政办公区、瑶琳路-富春江段滨江城市综合区等五个区块。商务区核心区主要在白云源路-320国道段,主要建设13幢高档商务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总投资16个亿。
  结构 符合商务区业态规划的企业总部、金融保险证券业、信息与通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信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及高档连锁餐饮酒店、休闲旅游、咨询与培训服务、各类中介服务等一批新型业态服务业。
  功能 通过5年左右时间努力,建成一批楼宇、集聚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一批服务设施和中介机构,把县城商务区建设成为融传统人文景观与现代化建筑、集商务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兴商贸服务街区,形成“高增值、具活力、强辐射”的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配套  对入驻企业享受“三年减免两年减半”的留县部分税收返还奖励政策;同时,对装修、租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贴补政策,以吸引县内外规模企业入驻县城商务区,使县城商务区成为我县最具活力的商务中心。
  环境  桐庐县城新区最中心、最繁华、最具开发潜力的核心地段,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的100个城市综合体之一。迎春南路是县城重要的景观、交通轴线,桐庐城市的重要门户,“山水桐庐”的城市节影,总长约5公里,杭千高速公路-江南路段为自然(人工)风景生态林区、江南路-320国道段为城市休闲度假区、320国道-白云源路段为商业商务综合区、白云源路-瑶琳路段为行政办公区、瑶琳路-富春江段为滨江城市综合区等五个区块。
  布局 县城核心区内,迎春南路重要轴线上,周边有中心广场、县政府等办公场所、医院、五校一中心、品牌居住楼盘等。
  造型 各精品商业办公大楼均为高档次、高品位建设的,建筑高度在100米左右,外墙面整体采用现代化的石材、玻璃幕墙、金属等。
  3.重点策划类
  重点策划类集聚区是指现在已经具备很好的产业条件,从趋势看有可能成为重点集聚区,但还没有进行建设,现在应该着手规划的集聚区,要重点策划的集聚区为5个。
  (1)建设时尚创意集聚区,逐步打造成“中国的米兰”
  浙江省在服装时尚产业方面,种类之齐全、制作产业链之完整、市场规模之大、生产集聚区之多,在服装时尚产业这几个方面加起来,这样的发展水平,可能不仅在全国,在全世界也有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前面已经分析,有绍兴和萧山的面料、杭州的女装和丝绸、宁波的西装和衬衣、湖州的童装、海宁的皮衣、桐乡的羊毛衫、萧山的羽绒、象山的针织服装、嵊州的领带、余杭布艺、温州的皮鞋、诸暨的袜子、义乌的服饰、台州的拉链和纽扣,另外,在杭州、温州、宁波、湖州都有大型的服装市场。
  具备这样优越的产业基础条件,浙江完全有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象米兰这样发达的服装设计、时尚博览、时装表演等产业。这样的任务无疑应该是由杭州来承担的。但目前,浙江和杭州在这方面却是比较落后的,这与浙江省如此优越的条件很不相称,因此,政府要将此做为一个重点来策划。
  (2)建设小商品和汽车零部件设计集聚区,逐步打造成世界级集聚区
  浙江省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基地,义乌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另外,浙江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大省,慈溪、诸暨、台州、萧山等地都有发达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全省共有生产企业1万多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为1300多亿元,占全国的30%强。浙江省余姚和黄岩的模具产业也排在全国的前列。因此,杭州也具有建设大规模的小商品和汽车零部件设计业集聚区的优越条件。其重点是小商品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各类模具软件设计。
  (3)建设餐饮业集聚区,逐步打造成中国最著名的餐饮业基地
  餐饮业的规模很大,而且杭州又具备发展餐饮业非常良好的条件。第一,杭州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重视餐饮业。第二,就餐的人群多。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达,食客人数多。第三,发展餐饮业的原料丰富,例如钱塘江和千岛湖的鱼。第四,杭帮菜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欢。杭州菜历史上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杭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当地人饮食口味偏清淡,平日喜食鱼虾。因此杭帮菜肴注重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口感鲜嫩,口味纯美,色、香、味俱全。现今的杭州菜肴南北口味交融,讲究“二轻一清”,即轻油、轻浆与清淡。目前的东方文化园,有大量空置商铺,可建设大型的餐饮业集聚区。四季大道的开通,从主城区到东方文化园,通过高架,变得很便捷。或者在江干区靠近江边的位置,亦可策划一个大型的餐饮业集聚区,或者萧山和余杭的旅游区亦可建设。
  (4)建设培训业集聚区,逐步打造成中国最著名的培训业基地
  浙江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因此,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还是员工的职业培训或者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培训,市场很大。培训师资上,有全国排名前列的浙江大学,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家。另外,浙江经济成功的经验,吸引了全国各地,来学习取经的人很多,可以吸引他们前来培训。目前,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和华家池校区实际上已经成为培训基地,可以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和华家池校区建设成为高端培训业的基地,在下沙大学城建设一个员工和大学生就业的培训基地。
  (5)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打造成杭州最大的创新产业集聚区
  浙江大学或者市政府、或者浙江大学与西湖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者多方合作,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打造成一个老师和学生创新创业的集聚区。目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下沙高沙园区正在合作建设文化创意和软件外包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优惠政策比较到位,工作力度大。但是,前面所说,浙江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较为落后。可由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由浙江大学提供西溪校区房产,采取数年内浙江大学老师和学生免租的优惠政府,由政府提供创业资金,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打造为杭州最大的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科研研发和服务最大的创新型集聚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