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三、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级教研部门应针对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课程标准》理解把握不到位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和专题研修,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技能科目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省、市样本校要积极承担省、市课题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地要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与交流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二)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校本教研活动要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要素扎实展开。自我反思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问题意识,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同伴互助要着力构建教师间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专业引领要做到教研部门重心下移,加强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与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增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学校要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为校本教研提供有效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做好联片教研、区域教研活动,在学科基础好、教研风气浓的区域和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交流和学习。

  (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应认真分析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难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必要的时间。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考试,小学阶段应取消百分制,逐步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省、市教研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学校组织的考试试卷进行抽查、评估、反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一)进一步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实验员等专任教师。要按照义务教育城乡统一编制标准要求,用足用好核增编制数,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加强教师转岗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科教研人员,提高教研队伍整体素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