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要求。
1.把选准调研方向和重点作为抓好调研工作的首要环节。紧贴政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阶段性特征,突出围绕服务决策,选准调查研究切入点,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2.把整合资源、借脑聚智作为抓好调研工作的重要渠道。坚持“开门”搞调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专业机构、重点联系单位研发资源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等群众诉求渠道,整合调研力量,拓展调研途径,全面增强调研能力。
3.把调研成果进入决策作为抓好调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服务决策、破解难题中的作用,着力提高调研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提高调研成果进报告、成文件、见实效的转化率。
4.把转变文风作为抓好调研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力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写短而精的调研报告,做到观点鲜明、朴实务实。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调研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各级各部门决策重大问题、出台重要文件和召开重要会议,必须先进行调查研究。要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咨询机制和决策论证制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涉及面宽、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重大决策方案,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咨询论证的调查研究程序,并把调研情况作为领导决策、议题审定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健全政府经常性调查研究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订和落实调研计划,促进调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每年年初要制订年度调研计划,确定一批重大调研课题,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领导干部要带头搞调研,各级政府组成人员每年要拿出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对发展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重大课题调研。
(三)健全完善调研课题分类管理制度。全市政府系统调研课题实行分类管理,分为重点调研课题和专项调研课题。重点调研课题每年年初由市政府研究室根据政府中心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在充分征求市政府领导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拟定方案,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重点调研课题由市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市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参与实施。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为专项调研课题。各部门课题由各部门研究并报经市分管领导确定,根据市领导意见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也要立足实际,搞好调研课题管理。市政府研究室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全市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的职能,加强对重点调研课题的组织和管理,督促各类调研课题顺利开展和按时完成。市政府研究室每年组织1次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并推荐部分优秀调研成果参评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