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围绕地热开发,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把地热工业作为牵动地热开发的重要突破口,依托地热清洁能源和优质矿泉水资源,延伸发展蔬菜加工、矿泉产品开发、高级浴盐、陶瓷烘干等地热资源综合开发;依托地热开发带动的生产要素集聚,延伸发展粮食、马铃薯、奶类等食品精深加工;依托地热开发市场需求,延伸发展地热装备制造,建设环保高效的地热工业集群。要以项目建设为牵动,大力推动工业生产园区化,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健全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支持花园空港经济园区按照配套关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温泉之乡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矿泉水、浴盐等产品开展整体宣传,营造绿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建立企业融资平台,加快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协调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制约问题。
(八)加快发展地热供暖产业,打造低碳生活方式。在完善资源节约与保护机制的基础上,推进产业化开发,扩大地热供暖范围,将林甸县城建设成为绿色无烟城市,培育经济高效、低碳排放的宜居生活方式。近期以县城为重点,着力解决居民冬季地热集中采暖和生活用热水问题,优化城区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远期要不断扩大地热供暖范围,努力实现具备地热资源条件的乡镇全面发展。要坚持“集约、经济、高效”原则,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供水管网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应用推广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先进技术,加快既有设备改造步伐,实现自动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取合理定价、分户计量、按表收费等措施,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强化用户资源保护意识,避免和制止资源浪费行为。加大对地热资源梯级开发与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严格控制尾水排放,防止环境污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社区组织和用户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投资结构与经营模式,促进供热资源市场化整合。
(九)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以推动城镇化进程、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县为目标,不断强化县域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把林甸县打造成为地热特点鲜明、城镇体系健全、功能设施完善的北方特色宜居区。要突出温泉旅游特色,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大幅度提升城镇体系品味。科学规划县域城镇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地热开发聚集乡镇为重点,全县各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县城和重点旅游乡镇要研究特色建筑风格,规范建设新建筑,更新改造既有建筑,形成特色风貌建筑群,扩建城镇景观节点。合理划定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社区绿地、企业绿地、景观绿地,以及城镇周边公路、水系绿色走廊和农村防护林协调共生、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环境。落实全省公路建设规划,依托大齐高速公路,构建起县城与地热开发重点乡镇和重要景区高等级公路连接、与各乡镇和村屯交通便捷顺畅的公路网络体系,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城镇吸纳人口转移的载体功能。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供两治”工程建设的要求,改造完善城镇供水网络设施,重点乡镇全部建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设施。以国家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为契机,加快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处理场,推进重点建制镇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以建设无烟城为目标,集中力量推进地热供暖工程改造。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