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更大力度加快太湖新城暨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0〕231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更大力度加快太湖新城暨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全力推进太湖新城及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
二○一○年八月十二日
关于更大力度加快太湖新城暨
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0年8月)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积极争创全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区,切实发挥太湖新城作为我市产业升级、生态和谐、城市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阵地作用,使我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和领跑优势,特制定太湖新城暨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2010-2012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温总理关于“四城”建设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围绕无锡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总体目标,以及将太湖新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低碳生态城”和建设“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人居新天堂、休闲新天地、生态新标杆”的总体要求,精心规划设计,超前拆迁安置,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发展,全面推动城市形象、产业形态、服务功能的跨越式转变。
二、总体目标
以合作共建中瑞低碳生态城为契机,加快推进太湖新城生态城市建设;以东、西区“两翼”高新产业为支撑,以中心区“一体”物联网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太湖新城高新产业集聚;以“点、轴、线”环境工程及中央商务区(含金融商务第一街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太湖新城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生态指标系统法规化为准则,配套完善功能性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太湖新城宜居示范新城建设。强攻招商引企引智,加快功能性项目开发和建设;力促管理创新创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提前两年实现“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态”建设目标,把太湖新城真正打造成为无锡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四城”建设的新标杆。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加快深化生态等专项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升太湖新城总体规划设计水平。制订完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和实施意见,严格规划管理执行,确保所有项目按规划实施建设。加强城市设计、项目设计的跟踪落实监督,确保规划设计理念贯穿始终,切实打造成为示范性、标志性新城。
(二)坚持高速度开发建设。按照“拆平、公平、太平”的要求,统筹考虑、超前落实拆迁安置工作,保障工程建设计划。超前做好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坚持能早则早、能快则快,有序推动各项工程迅速启动和加快建设。加强跟踪管理,优化服务机制,确保各项工程建设安排有序、快速推进。
(三)坚持高层次招商引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整合太湖新城资源优势,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和机制,着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设立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吸引跨国公司、国内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窗口,尽快形成以金融商务、总部经济为主体的高端服务产业形态,以及以物联网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高地。
(四)坚持高效能管理推进。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区建设、有序实施、合力联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增强共同推进太湖新城建设和发展的工作合力。按照市政府“审批委托下放,办事不出新城”的既定要求,明确职责范围,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项目审批和建设的服务工作,为项目加快建设和及早竣工提供有效保障。
(五)坚持高质量配套服务。在完善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金融、教育、文化、医疗、会展、城市综合体等功能性项目的招引建工作,不断增强新城服务功能。结合地块开发和项目建设,建设完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性服务业,满足新城市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高标准抓好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管理,确保新城形象、文明程度、市民生活实现同步提升。
四、建设内容和实施计划
(一)突出规划龙头地位,强化各类规划贯彻实施。
目前,太湖新城已全面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的全覆盖;完成150平方公里生态规划咨询报告、色彩规划、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完成了2.4平方公里生态城示范区规划和生态城示范区控规修编、城市设计。制定了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控规通则和生态城指标体系。2010-2012年,要突出规划龙头地位,重点抓好各项规划的贯彻实施。
2010年:完成太湖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新,在完成控规图则更新的基础上,三季度按规定程序完成报批。
2011-2012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强化规划执行,贯彻实施好太湖新城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要求,确保规划设计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二)全面加快拆迁安置,确保各类工程顺利推进。
太湖新城东区太科园和西区山水城按太湖新城规划建设要求,各自统筹负责区域内拆迁安置。太湖新城中区--太湖城范围内应拆各类房屋1007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各类拆迁599万平方米,尚需拆迁各类房屋408万平方米(不含华庄、太湖街道老镇区)。切实加大拆迁安置力度,三年内全面完成住宅拆迁和绝大部分非住宅拆迁。
2010年:拆除各类房屋200万平方米。年内基本完成尚贤河环境、贡湖湾环境、城市主次干道路以及生态城启动区、出让地块项目的拆迁工作。
2011年:拆除各类房屋20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除华庄街道、太湖街道老镇区之外的所有应拆住宅房屋拆迁,按照工程实施的时序要求,统筹实施各类非住宅房屋拆迁工作。
2012年:全面完成除华庄街道、太湖街道老镇区之外的所有应拆房屋拆迁。启动华庄街道、太湖街道老镇区改造工作,当年基本拆除老镇区集土住宅房屋以及部分国土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老镇区改造剩余的应拆房屋计划2013年基本拆除。
(三)围绕重点基础设施,全面完成路桥环境工程。
经过2007-2009年三年建设,太湖新城已建设道路100多公里。8条南北向道路(山水东路、缘溪道、蠡湖大道、五湖大道、立信大道、立德大道、清舒道、贡湖大道)和7条东西向道路(大通路、高浪路、观山路、和畅路、吴都路、震泽路、具区路)已连通成网。今后三年,在按计划推进实施区域内地铁和轨道交通工程的同时,全面完成区域内的重点道桥工程。
2010年:道路工程方面,完成或启动实施共21个道路项目计42.22公里道路建设(表一、表二)。具体为:干城路(蠡湖大道-华谊路),清晏路(蠡湖大道-瑞景道),观顺路(高浪路-具区路),菱湖大道(高浪路-运河西路),大通路(南湖大道-运河西路),五湖大道(具区路-干城路),立信大道(具区路-干城路),丰润道(具区路-干城路),清舒道(具区路-干城路),贡湖大道(具区路-干城路),观山路(华清路-华谊路),和畅路(华清路-华谊路),周新路[旺庄路](贡湖大道-运河西路),大剧院、市民接待中心、垃圾中转站周边道路,周锡路(高浪路-和畅路),外国语学校东侧道路(观山路-和畅路),塘铁桥路(周锡路-南湖大道),华运路(华清大道-华谊路),浪新路(大通路-高浪路),蠡河路(观山路-吴都路),以及金融第一街区内4个地块间2条支路。
生态环境项目方面(表五),完成金匮公园、尚贤河湿地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尚贤河三、四、五期和贡湖湾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一至五期,完成防洪工程四个排涝闸站建设,启动金融街区西侧绿化交通换乘广场建设,并随道路实施污水管网和中水管建设。完成中央商务区内所有河道及周边环境设计工作,启动供电杆线入地各项准备。
2011年:道路方面,完成或启动实施11条道路共42.361公里道路建设(表三),具体为:金桥小学、公办小学、公办初中周边道路,高浪路高架(运河大桥-蠡湖大道),蠡湖大道快速通道(蠡湖大桥-高速入口),信成道(清源路-干城路),高运路延伸(华清大道-运河西路),万顺路(吴都路-规划道路),立信大道(五湖大道-周新路),瑞景道(清源路-干城路),周新路[旺庄路](贡湖大道-金石路),华谊路(大通路-震泽路),CBD支路。
生态环境方面(表六),全面完成尚贤河三、四、五期和贡湖湾生态保护区工程建设,完成部分供电杆线入地和迁入共同管沟,完成防洪排涝二期工程,实施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文化宫、大剧院周边环境工程,实施蠡河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梁塘河-和风路),完成周锡路、观山路西北侧环境工程,随路建设污水管网和中水管。
2012年:道路方面,完成或启动实施6条主次干道共9.852公里道路建设(表四)。具体为:华清大道(和风路-干城路),华谊路(震泽路-干城路),北霞路(南湖大道-蠡河路),蠡河路(吴都路-干城路),清晏路(瑞景道-华谊路),立德道(具区路-干城路)。
生态环境方面(表六),实施蠡河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和风路-干城路),实施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梁塘河生态整治项目新城区域部分建设,随路建设污水管网和中水管,基本完成各类供电高压杆线的入地和迁入共同管沟,完成太湖城所有防洪闸站建设及河道疏浚。
(四)突出生态标杆目标,加快实施生态城示范项目。
在完成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生态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按照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低碳生态城的目标,加快推进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特别要加快启动,结合低碳展示馆建设和生态示范小区建设等工程,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中瑞低碳生态城示范合作项目(中瑞低碳生态城三年建设实施计划另附后,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见表八)。2010年全面完成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编制,并形成规划控制图则报批后加以贯彻实施。到2012年,全面完成太湖新城范围内绿化和生态湿地建设,全面完成沿湖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减排管网全覆盖工程、实施水系优化和防洪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