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2.措施。
(1)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强政银、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整合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保持信贷量均衡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三农”、扩大内需、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开放合作年”为契机,保持信贷资金合理增长。不断强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加大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执行力度,督导信贷资金进入经济实体。
(2)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利用上市及融资发行审核绿色通道,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完善工作机制,充实企业上市后备储备库,抓好后备力量培育。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3)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推动商业健康及养老保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科技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汶川县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步伐,加强与发起行联系,形成董事会决议。积极向四川银监局汇报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事宜,争取获得实质性政策支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推进其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四)信息服务业(州经委牵头,州发改委、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配合)
1.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完成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大力实施农村通信扶贫工程。加大监管力度,抓好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积聚发展。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园区建设现状,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和工业用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工业园区(集中区)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信息通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机构的建设,构建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吸引符合产业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户工业园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