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产业。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为目标,整合改造煤炭工业,大力发展以劣质煤、煤矸石发电、热电联产、核电为重点的电力行业,积极开发以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为重点的新能源领域。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加快推进西塞山电厂二期、阳新劣质煤、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等重点项目;积极发展核电,重点规划建设阳新富池核电项目。继续做好清洁能源、替代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实施太阳能、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秸秆、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工程。加大煤炭产业整合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煤炭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发展核电,重点规划建设阳新富池核电项目。到2015年,能源产业完成投资200亿元,发电能力达到400亿千瓦时,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2.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四大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机械制造产业。优先发展冰箱压缩机、数控锻压设备、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大中型换热器、水泥机械、纺织机械、输送机械、模具制造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东贝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小型化压缩机,形成年产压缩机3000万台的能力,把东贝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效节能节材型压缩机研发和生产基地;以三环锻压为龙头,重点发展大型数控锻压机床、数控激光切割机等高效精密数控锻压产品,形成年产大型数控机床2000(台)套的能力,把三环锻压打造成为亚洲一流的数控锻压机床制造企业;以山力科技为龙头,加快发展大型化热镀锌、彩涂板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形成年产大型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20套的能力;以华新水泥机械公司为龙头,发展大型、超大型水泥生产成套设备和干燥、超细粉碎、包装设备,把华新水泥机械公司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水泥机械制造基地;以登峰、斯瑞尔等换热器生产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车用双侧格强化扰流空气换热器产品,形成年产大中型换热器800(台)套的能力;以三环离合器、安达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离合器、摩擦片、发动机轴瓦、转向器、汽车弹簧等汽车零部件系列产品,形成年产各类汽车零部件100万吨的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的配套领域;以三丰公司为依托,大力推进汽车自动输送及智能物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以纺机为龙头,重点开发新型纺织机械产品,促进其向智能化、成套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加大对模具制造企业的整合力度,建立多功能、集约化的模具制造产业园,引进消化吸收新工艺、新技术,提升模具制造水平。到2015年,机械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把黄石市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推进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企业集群化发展,以“三无一精”(清花无卷、纺纱无接、织布无梭和精梳)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产业用、家用、装饰用纺织品。采用精密纺纱机、清梳联合机、粗细联络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技术,加快实施大冶合兴50万锭精密纺、立峰10万锭高档精梳纱等项目,促进棉纺织产业升级。充分开发利用阳新苎麻资源,形成苎麻从种植、脱胶到纺纱织造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壮大麻纺织行业规模。以美尔雅为龙头,以美岛、宝成鞋业等企业为依托,以培育高档面料和服装品牌为重点,鼓励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无缝缝制、自动监测、电脑控制吊挂传输、立体整烫等先进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产品的生产、设计、管理、营销能力,加快实施利达纺织、宝加鞋业等一批纺织服装及鞋类生产项目,到2015年,形成棉纺纱锭80万枚、服装8000万件,鞋类4000万双的产能,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把黄石打造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服装走廊的重要支点。
--食品饮料产业。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以1个国家级、7个省级和30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和支持一批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带动食品饮料产业快速发展。以劲牌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滋补保健酒系列产品,形成从粮食加工、药材种植到基酒酿造的发展模式;以青啤(黄石)公司为龙头,按照“借牌扬名、壮大升级”的思路,加快实施扩能改造项目,形成年产啤酒40万吨的规模;以珍珠果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米乳植物类、功能类天然营养饮品,着力培植“珍珠果”、“米米露”、“天天红”等品牌。大力推进中粮集团、联海集团、福润肉鸡、永惠肉鸭、精武鸭脖等屠宰、深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形成年产劲牌保健酒20万吨、饮料饮品30万吨、啤酒40万吨、各类肉食制品8万吨的生产能力,食品饮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化工医药行业。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提供的产品资源,突破性发展有机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围绕下游产品延伸对接,加快实施年产3500吨催化剂醋酸锌、100万吨二甲醚、600吨光电子材料硫化锌、300吨对甲苯磺酰氧及甲基膦酸二乙酯、3万吨乙基氯化物、2000吨钾盐等项目,发展高纯、超细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效、安全、无污染的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大力发展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生产,加快实施年产500吨双烯醇酮醋酸酯等甾体系列产品、160吨医药活性短肽系列药物中间体等项目,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15年,化工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其中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以“五大领域”为重点,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鄂东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黄石市紧邻武汉市,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向集群化发展,产业素质向集约化发展,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发展,产业影响力向具备显著特色优势发展。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重点发展微机控制设备、立式圆网印花机、双质量飞轮、动车机车集成式智能检测设备、智能物流设备等产品。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双界面IC卡、网络液晶电视、汽车电子设备、光纤陶瓷插针、高频电子变压器等系列产品。新材料领域以高性能、复合化、精细化的高科技新型材料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铝、硅、锌等新型复合材料、汽车用钢、航空航天用钢、核电电缆、辐照交联电线、多晶硅等光电子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领域加快推进生物育种、利用生物技术提取天然色素、生产生物饲料、高纯柠檬酸等产品。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新型医药制剂,开发新型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植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等四大类产品。环保节能领域重点发展新型辊筒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紫外线吸收剂等产品。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