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4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远大企业集团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幕墙供应商,拥有全球22家分公司,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全国铝加工十强的沈阳辽沈铝业集团铝合金建筑型材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博林特电梯公司已进入国际电梯先进行列,沈阳东芝电梯成为东芝集团研制高品质电梯的重要基地。北方重工、三洋重工、北方交通等企业在建材装备、建筑机械、道路施工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电梯、幕墙、大型立磨、大型输送设备、盾构机、人造板材生产线、篦冷机、大型堆取料机、大型建筑塔吊、高空作业设备、筑养路机械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5产业呈集聚发展趋势。2008年,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现代墙体、建筑工程机械与建材装备的销售额分别占全市的67%和73%,园区规模以上企业7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4家,拥有沈阳远大、北方重工、北方交通等优势企业。法库陶瓷产业园、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和水泥制品基地、东北木材环保产业园、建筑玻璃产业基地、于洪五金产业集群、东北家具集散中心、沈阳板材工业园、东陵铝塑材产业基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发展迅速。

  (二)机遇与挑战。

  1城市化进程加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进程中,城市化率将从2009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55%-60%,期间每年的建筑规模将保持在22亿-26亿平方米,其中住宅15亿平方米左右。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建筑规模每年将达到9亿平方米。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家将持续实施铁路、公路、机场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总体上将保持较高增长,建筑产业作为上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全球产业加快转移,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机遇。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加速向成本洼地和市场高地集中,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企业并购、跨地域投资等越来越活跃,这为我市承接国内外建筑产业转移,发展高端建筑制品带来难得机遇。

  3建筑现代化进程加快,为产业加快升级创造条件。建材工业正在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向以加工制品业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建材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建材工业在节能、减排、余热利用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极具发展潜力,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建筑节能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能源战略的着力点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物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27%,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将强制推进建筑节能,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市高起点发展节能建筑产业提供有利契机。

  4市场竞争激烈,为产业发展带来挑战。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内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环渤海地区将与我市形成竞争态势。虽然我市建筑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实力,但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较少;产业链不连续,生产企业间、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缺乏配套联动;建筑部品化发展较慢,住宅领域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生产绿色建材的装备研发滞后;智能化产业层次较低。建筑产业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三)发展的必要性和条件。

  1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以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我市工业结构在吸纳劳动力、扩大物资交易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做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加快发展以加工制品业为主体的现代建筑产业,有利于改变我市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我市产业结构,形成多个产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对我市抵御经济波动乃至工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