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农委关于印发《二0一0年小麦秋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整地时一定要保证土壤墒情适宜,若遇干旱,应灌水造墒。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10天浇水,既有利于秋作物正常成熟,又为秋播创造良好的墒情。收前来不及浇水的,在收后开沟造墒,然后再耕耙整地;也可以先耕耙整畦后灌水蛰实,待墒情适宜时耘锄耙地;或者先整畦播种后,再浇“蒙头水”,并及时划锄。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在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耕翻,并随耕随耙,保住地下墒情。
  按规格作畦。提倡畦田化栽培,以利于精细整地,保证播种质量,便于后期田间管理。提倡大畦小背,畦宽2.8~3.2米,畦背宽35~40厘米。
  三、配方施用化肥,科学培肥地力
  生产实践证明: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为保持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地要在广辟肥源,增加有机肥投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配方施肥项目,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化肥基施比例,优化氮磷钾配比。一般来说,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相对增加,但随着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对钾的吸收量相对增加,磷的吸收量相对稳定。结合我市目前的地力水平,总的施肥要求:稳定氮肥,增施磷肥,补施钾肥。高产田要求“控氮、稳磷、增钾”;中产田要“稳氮、增磷”;低产田要“增氮、增磷”。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块要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小麦全生育期化肥亩施用总量大致为:高产攻关田一般全生育亩施纯氮16~18公斤、磷8~10公斤、钾10~12公斤,锌肥1.5公斤左右;高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4~16公斤、磷6~8公斤,钾6~7.5公斤,锌肥1.5公斤左右。中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0~14公斤、磷5~7公斤、钾5~7公斤、锌肥1.5公斤。低产田亩施纯氮10~15公斤,磷8~10公斤。超高产、高产田应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锌肥,氮肥的30%~50%,钾肥的50%施作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追施余下的50%~70%氮肥和50%钾肥。中、低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氮肥的50%作底肥;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再结合浇水追施余下的50%的氮肥。旱地小麦可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技术,将全部肥料作底肥。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抓好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
  (一)种子处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