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方面,各市州均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门诊成立了中医科,住院部设立了不少于5%的住院床位,多数综合医院中医管理科正在筹备中。从此次抽查的对比结果看,张掖市人民医院、武威市人民医院、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永昌县人民医院中医药工作开展的较好。其中,永昌县人民医院提出“中医骨干进内科、康复理疗进外科”的发展思路较为新颖。受人员编制限制,各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大多加挂了中医科牌子,人员也多为兼职工作。市州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部成立了中医科,县级妇幼保健站只有少数成立了中医科并能开展中医药服务。
在积极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工作方面,各市州卫生局及时根据省卫生厅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施方案,抽查到的县市区大多数开展了县域内中药材资源调查,编制了协定处方,培训了乡村医生,已经面向农民群众提供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疾病的中医药服务,并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其中,先期试点的武威、兰州、定西3市此项工作开展势头良好,农民群众已经广泛受益。一部分国土面积较小、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如金昌市、嘉峪关市地产中药材资源较为枯乏,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工作开展较为缓慢。另外,受民族宗教和文化影响,藏族地区(如玛曲县)农牧民就医时大多选择藏医药服务,当地卫生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再未制订治疗常见病的协议处方,将藏药和藏医诊疗项目纳入了新农合全额报销。
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方面,2009年各市州都举办了西学中班,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2010年的西学中班多数市州正在积极筹办中。省级第一批院内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目录下发后,各市州都及时转发并布置了相关工作,但由于院内中药制剂价格政策不完善,影响了医院调剂使用的积极性。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积极协调与沟通,多数市州将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中医药服务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同时也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四、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承担第四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承教育工作任务的教学单位全部能够在市州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给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及时拨付相关工作经费,签订带教协议严格日常管理,按要求组织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指导老师能够悉心带教,完全将学术经验传承给继承人。继承人认真跟师,及时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并应用于医疗实践。相对来讲,天水市中医医院、天祝县藏医医院师承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