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加快推进“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等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平台。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以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内容,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信息平台,实施农村信息化管理“零公里”基础建设等10大农村农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加快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政府网上办公、无纸化会议和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和社区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
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0%。大力发展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支持和鼓励中央金融机构在湘发挥更大作用,培育壮大地方银行和信用社,探索建立省属金融控股公司,大力引进外部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发展各类基金,探索设立场外交易市场(OTC)。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提高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2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娱乐休闲、家政服务、养老托幼服务,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完善业态结构和网点布局,突出发展大型一体化综合购物中心,培育大型高级商贸市场群,推进连锁化农村超市建设。做大做强餐饮业,加快湘菜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医疗卫生、休闲娱乐、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的优势,增强其对周边省份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现代演艺、数字媒体、手机动漫、手机购物、媒体零售、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壮大现代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文化娱乐业,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和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塑造湖南文化品牌。扶持湖南广电、中南传媒、华强集团等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力争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4加快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营销能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渗透,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把张家界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精品。
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优化提升“3+5”城市群、加速崛起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