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的原则,各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并认真履行各自分工范围职责。广电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监督管理,并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机构开展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进行指导和实施监管。其中,市级广电部门负责对院线公司组织全市公益电影放映进行宏观指导和整体监管,县(区)广电部门负责对院线公司下属专业放映队实施县(区)公益电影放映进行微观指导和具体监管。发改部门主要负责将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经费管理,落实补助资金和划拨工作,保障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基本经费需求。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安全管理,确保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安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工商部门主要负责电影放映机构的资质审查、证照发放以及非法放映机构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按照“公益型事业、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由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统一负责全市(除泸县以外)的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内的农村公益性电影的具体放映工作。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及其下属专业放映队要自觉接受和积极服从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和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含下属职能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要认真履行对下属专业放映队的管理监督职责,确保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保质保量落实到位。为逐步解决因电影体制改革带来的原电影公司及其职工的遗留问题,承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数字院线公司在对县(区)、乡(镇)放映任务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招标分包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原各县(区)电影公司;在组建基层农村专业放映队选择人选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原各县(区)电影公司职工。
三、全力促进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基础保障
要大力加强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从县(区)到乡(镇)到村社,都要确定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确保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要逐步加大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家、省关于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经费补助的有关规定,将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划拨资金。
要切实提高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各村社要根据农村群众居住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由各县(区)、各乡(镇)要确定或建立相对集中、相对固定的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点,确保满足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场地观众容量、天气影响、质量安全等的实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