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

  (五)以强化服务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县区、乡镇、村要分别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点,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指导,提供流转信息、资信评估、资质评审、法律咨询、合同规范、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推广农村土地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全市要统一使用省农牧厅制定的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合同文本,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确定专人负责土地流转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以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对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手续。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
  四、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开展土地流转好的县区、乡镇、村和规模经营户进行扶持和奖励。各县区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和激励农村土地流转,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市上的具体奖励补贴办法,由市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
  (二)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投资开发主体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允许作为抵押物,并优先享受信贷支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通过金融信贷支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三)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通过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养老保险等制度,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为土地流转提供配套性政策支持。
  (四)制定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稳定输转的长效机制,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入学、租购住房等各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五)完善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保险事业,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市、县区两级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逐步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形成土地流转风险预防、控制、处置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农村商业保险,扶持土地流转大户(企业)对主要产品及生产设施进行商业保险,降低灾害风险。有条件的县区,要积极开展“财政补贴、市场运作”的农业商业保险试点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