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抢抓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急需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的新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园区生态化推动我市制造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精密模具、专用设备、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空调制冷、光机电一体化等先进制造业。一是建设选址于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园内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先导稀有材料产业园、先导孵化器及华南863科技园等平台,配合清远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把园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汽车零部件、新型太阳能材料、红外材料、高亮度白光LED照明材料研发中心,重点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以汽车零部件技术服务为主的孵化器大楼,努力构建研发、培训、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二是紧抓东风小康微车生产项目落户清远,以及三大日系汽车生产商扎根广州的机遇,引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规划建设一个华南汽车零部件重要集散市场,形成系统化、模块化配套体系,提升汽车产业发展层次。三是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数控机械装备以及各种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转移,力争培育精密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的新兴产业集群。四是以佛冈约克空调制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为依托,扶持区内企业技改升级、增资扩产,吸引外地空调制冷企业转移落户,做大做强佛冈空调制冷产业集群。
14、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为中心,加快信息技术在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传统工业中的应用,鼓励优势传统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走上高效低耗优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组建一批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二是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升级。以清远石角循环经济基地为中心,加快建成一个以铜材为主的大型有色金属生产和交易基地,擦亮“中国再生铜都”品牌。以中国(清远)循环经济基地为中心,大力扶持清远市再生金属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下设的清远市再生金属资讯中心、清远市再生金属检测分析中心、清远市再生金属技术产品交易中心和清远市再生金属产业研究所的建设,加快广东(清远)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先进制造业基地创建工作。三是推动陶瓷产业升级。以源潭陶瓷工业城和云龙工业园为重点,大力推行陶瓷企业清洁生产,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陶瓷产业链研发和营销的两端。四是推动水泥产业升级。以英德、清新为重点,积极支持海螺水泥、台湾水泥、广英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并延长产业链。五是推动轻纺产业升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促进轻纺产业竞争力提升,促进轻纺产品向高档化、智能化、实用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六是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实施“质量对比提升工程”,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消费。
1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推进清远中汽南方国际汽车城、五洲商贸城、华南装饰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二是高起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制订现代物流业规划,积极发展为全国特别是“大广州”、珠三角地区服务的物流业,形成集货、仓储、分货、转运和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业,大力推进公路、航道、轨道联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传统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企业用现代物流改造重组现有的批发、仓储、管理体系和交通运输组织体系,建设专业配送中心和运输网络。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有形网和无形网相结合、电子交易和实物交易相结合、专业化和多层次相结合的现代大物流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外向型的专业物流企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新创建一批三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四星级以上酒店,早日填补我市国家五A级景区的空白。四是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移动、联通、网通基础传输网络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发展互联网服务产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会展产业以及市场、品牌、研发、服务外包和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