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扩大汽车消费。清理归并不合理收费,降低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推进车辆通行费用大年票制。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简化过户手续,活跃旧车交易和置换。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推行各种形式的公务用车改革,可先在部分国有企业试点,再扩大到行政事业单位。
26、推动农村消费。认真落实省的“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加强对农村消费的扶持,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推动“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制定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大型购物中心。规范农家店管理,净化农村流通环境,完善农村各类销售网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为农民新建和改建住房提供贷款贴息。进一步加大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力度,扩大政策补贴范围,继续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27、培育新型消费。促进信贷消费,支持发展节庆消费、租赁消费、网络消费等。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大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居民服务业“双进”工程。鼓励发展民营医院、敬老院和疗养院及粤港澳台合办医院。大力培育老年教育、老年医学、老年服务市场等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老人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
28、加强对各类促销活动的扶持。积极扶持汽车、房产、美食、购物、轻工产品、农副产品展销等促销活动。对税收增量较大的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企业举办各类促销活动。落实省的“广货全国行”计划,促进省市联动、各县(市、区)互动、商协会组织行动,积极参加省政府举办的重大经贸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购物节”、“促销周”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展销清远的名优特新产品,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各种交易平台的产品展销、推介、交易、洽谈等商贸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宣传、展示、交易、合作的平台,支持和引导优势企业在省内外建立销售网络,拓展销售市场。积极探索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等新的销售模式,拓宽市场领域。
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9、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和落实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政策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试点工作。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主体功能意识,严格按照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和要求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地区生态环境优势和空间承载优势,积极推动内部需求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优化提升区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发展。重点拓展区域要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承接优化提升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村镇发展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到城镇,逐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村镇。生态发展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重点发展与生态保育相容的特色旅游、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产业,引导人口有序向城镇集聚。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维护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加强各类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开展生态园林景点景区规划建设,适度发展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