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产业融合为平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结点”为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现代物流基地。以长沙为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科研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促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为依托,以软件和信息系统集成为重点,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3、整合产业创新的多维模式,加快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依托长株潭城市群科教优势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五个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株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立基于研发产业集群的组织创新体系,构建以人才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产业集群,建立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和配套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归口四位一体的研发产业循环体系和动态组织层次网络。构建以两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结构创新体系,形成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
4、转换产业开发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突出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突出两型产业的优先发展战略,突出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城乡分离型向集约型、包容性增长的城乡结合模式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生存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以整合区域资源为核心,建立城市群产业协同机制,促进产业开放与协作。
1、合理确立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着力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形成“3+5”城市功能区。“3”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组团,打造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形成先进装备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物流中心,并高起点、高标准地把长沙建设为具有国际化品位的城市群形象窗口城市,以文化、休闲、商贸、科教、金融、信息、都市工业为主的功能区。“5”包括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益阳和湘中的娄底、湘南的衡阳,打造城市群次级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腹地,形成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及高技术产业配套基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