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新增安排3000万元。在巩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监管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实现食品药品监管的全社会覆盖。
43.农产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测专项资金增加安排2000万元。省财政总量达5000万元。
4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新增安排2000万元。
45.鄱阳湖南岸片血防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新增安排3000万元。
46.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新增安排1.2亿元。
--农业
47.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增加安排5000万元。用于农村清洁工程。省财政总量达5.5亿元。
48.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增加安排3亿元。省财政总量达6.1亿元。
49.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增加安排5700万元。省财政总量达2.57亿元,其中:666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57亿元;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亿元。
50.峡江水利枢纽建设资金新增安排5亿元。
51.中央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配套资金增加安排7090万元。省财政总量达4.71亿元。
52.农业政策性保费补贴增加安排5500万元。将全省5100万亩公益林由火灾险改为综合险统保,费率由1‰提高到2‰;对全省1亿亩商品林实行火灾险和综合险两个险种选择性投保;继续对水稻、棉花、油料作物、柑橘以及育肥猪、能繁母猪和奶牛开展保险试点。省财政总量达1.5亿元。
53.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安排5000万元。
54.农机购置补贴增加安排100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水稻机械化育秧。省财政总量达3000万元。
55.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增加安排3500万元。2011年我省80个县市全部纳入全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省财政总量达9000万元。
--基层保障
56.财政困难县(市、区)财力补助增加安排2亿元。主要用于民生工程支出。省财政总量达29.19亿元。
57.居委会干部和“三院”工作人员补贴经费增加安排2000万元。其中:居委会干部补贴经费增加安排1000万元;“三院”工作人员补贴经费增加安排1000万元。省财政总量达5000万元。
58.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增加安排7630万元。2011年省和县(市、区)财政对每个行政村的补助平均达到6.6万元,最低达到6万元。省财政总量达9.76亿元。
--文化科技
59.文化产业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安排4240万元。其中: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安排2000万元;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安排2240万元。省财政总量达8000万元。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