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崩塌
崩塌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稳定性参照斜坡稳定性划分标准执行。
4 泥石流
4.1 泥石流发育期可按照表4的规定进行野外判别。
4.2 泥石流稳定性结合其发育期划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表4)。
表4 泥石流灾害分期
稳定性
分级
| 塌陷微地貌
| 堆积物性状
| 地下水埋藏及
活动情况
| 说 明
|
稳定性差
| 塌陷尚未或已受到轻微充填改造,塌陷周围有开裂痕迹,坑底有下沉开裂迹象
| 疏松,呈软塑至流塑状
| 在地表水汇集入渗,有时见水位,地下水活动较强烈
| 正在活动的塌陷,或呈间歇缓慢活动的塌陷
|
稳定性较差
| 塌陷已部分充填改造,植被较发育
| 疏松或稍密,呈软塑至可塑状
| 有地下水流通道,有地下水活动迹象
| 接近或达到休止状态的塌陷,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合
|
稳定性好
| 已被完全充填改造的塌陷,植被发育良好
| 较密实,主要呈可塑状
| 无地下水流活动迹象
| 进入休亡状态的塌陷,一般不会复合
|
5 地面塌陷
岩溶塌陷体的稳定性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塌陷体和土洞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5、表6。
表5 塌陷体稳定性定性评价
稳定性
分级
| 塌陷微地貌
| 堆积物性状
| 地下水埋藏及
活动情况
| 说 明
|
稳定性差
| 塌陷尚未或已受到轻微充填改造,塌陷周围有开裂痕迹,坑底有下沉开裂迹象
| 疏松,呈软塑至流塑状
| 在地表水汇集入渗,有时见水位,地下水活动较强烈
| 正在活动的塌陷,或呈间歇缓慢活动的塌陷
|
稳定性较差
| 塌陷已部分充填改造,植被较发育
| 疏松或稍密,呈软塑至可塑状
| 有地下水流通道,有地下水活动迹象
| 接近或达到休止状态的塌陷,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合
|
稳定性好
| 已被完全充填改造的塌陷,植被发育良好
| 较密实,主要呈可塑状
| 无地下水流活动迹象
| 进入休亡状态的塌陷,一般不会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