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附件1:
2011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
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一、扶持产业
1、优质稻米产业。围绕《江苏省优势农(渔)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0-2015)》,重点支持淮北中熟中粳稻、江淮及沿海迟熟中粳稻、沿江及太湖单季晚粳稻三大水稻优势产业区,建设一批优质水稻高产、稳产基地。
2、特种水产业。围绕《江苏省优势特色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及《江苏省沿海地区千亿元级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重点突出“二带,四区”,支持出口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广一批优势特色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形成一批优势特色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3、高效园艺业。围绕《江苏省优势特色农(渔)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0-2015年)》,突出设施(出口)蔬菜、特色茶果、花卉苗木、蚕桑等品种,按照“规模集约、设施可控、优质安全、休闲观光”的要求,支持园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4、畜禽规模养殖业。围绕《江苏省优势特色农(渔)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0-2015年)》,突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生猪、优质地方家禽、肉羊、奶牛等优势品种,按照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良种引进、改良和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分级包装、保鲜和深加工等产业化开发等。
二、财政扶持内容和具体环节
2011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围绕以上四大主导产业,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载体: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建设,立足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以提升科技和管理为主线,建设和配备较完备的生产和相关服务设施、构建公共科技和管理平台,为园区(基地)农业生产给予综合支持,集约化服务。重点支持以下环节:
1、公共基础设施。支持农业园区(基地)内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基地中的沟渠配套、泵站改造、机耕路、区内绿化、桥梁、电线线路等。
2、物质装备。支持农业园区(基地)内农业生产设施和物质装备改进,主要包括:一是标准化鱼池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浮筏、框围、网箱养殖、增氧机或微孔增氧设备、工厂化养殖(育苗)设施等;二是园艺工厂化育苗中心、温室、大棚、高架菇房、喷滴灌设施、遮阳网、防虫网、蔬菜、茶叶、果树等园艺作物标准园配套设施建设;三是畜牧集约化健康养殖小区、原种场、扩繁场畜禽舍改造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里设施建设等。
3、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学和各类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到农业园区自办或合作办服务机构,通过项目合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放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体环节:一是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包括种子(种苗、种禽)引进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检测、新型基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投入品供应等;三是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农业科技和产供销方面的信息服务;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