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制度,管理控辍
实行控辍工作例会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召开政府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控辍工作,解决控辍工作的具体问题。
建立健全“双线控辍工作目标责任制”。即建立“控辍工作政府一条线、教育部门一条线”双线同时负责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控制学生流失、辍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建立健全控辍协调联动机制。教育、公安、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参与控辍工作,落实防辍控辍责任,形成控辍的长效联动机制。
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流失情况通报制度。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市教育局要按县(区、管理区)、乡(镇)分别统计小学生、初中生学期流失和年度辍学情况,每个学期通报学生流失情况,每年公布年度辍学率,并报送市人民政府和通报各级人民政府。
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学生学籍的监控,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报到、转出、转入、借读、复学等手续,使每位流动的学生流向清晰,有据可查,杜绝学生无序流动。转学手续不全的学生,任何学校不能接收。
(三)兴趣导学,教改控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各种特长和技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改进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备课和讲课上下工夫,在育人的艺术上下工夫,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学校、课堂上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
(四)真心爱护,情感控辍
做好“学困生”“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及时掌握这些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上学,做到传授知识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用真心爱护学生,以真情实感留住学生。
(五)帮困助学,扶贫控辍
加强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真正贫困的学生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资助贫困生完成义务教育。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