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抓好“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等人员聚集区消防安全。主要整治内容:1.建筑耐火等级是否符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2.场所内是否存在“三合一”、“多合一”现象。3.场所内是否按照有关规定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4.场所从业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
(三)全力抓好“两会”及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消防安全。主要整治内容:1.承办人是否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2.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置齐全、完好有效。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5.是否制定落实纵火破坏防范工作措施,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
(四)全面做好纵火防范工作。各单位要全面落实纵火防范工作的六项措施,同时社区、各派出所要开展巡查和灭火演练工作,确保防范工作不留死角。
(五)全面开展消防控制室专项检查工作。消防大队要在前期消防设施“三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消防控制室进行一次摸底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和盲区。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查消防控制室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二查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和控制设备是否完好有效;三查消防控制室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是否落实;四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应急程序;五查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和值班制度是否建立并符合单位实际;六查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是否规范并如实填写。对专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罚并督促整改;对涉及建筑结构、设备改造更新的,要合理确定整改期限,责令限期整改;对应当改正而拒不改正的,要依法采取临时查封措施或责令停产停业。
(六)全力抓好农村防火工作。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并做好以下五项工作:引导农村居民妥善存放柴草垛;组织农村居民采取措施,修理维护炉灶、烟囱、电线等易致灾部位;发动农村居民成立义务消防队,配备简易消防器材;加强农村集体、个体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大风天的禁火规定。
(七)加强宣传教育,把握舆论导向,普及消防知识。广播、电视等媒体要积极配合消防大队,积极宣传冬防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公布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问题有关单位要一查到底,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要实施跟踪报道,坚决予以曝光。同时,各相关单位要积极将冬防工作同开展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扩大、延伸消防常识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增强消防宣传教育的实用性,努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自觉性,全面消除火灾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