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坚持“拆、改、留、建”并举,稳步推进旧区改造。
九、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提高就业保障水平
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托底机制,着力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切实提高城区就业保障水平。
(一)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和促进就业,确保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30人以内。
(二)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完善青年创业绿色通道,成功扶持创业300人。
(三)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机制,扎实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努力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四)深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来沪从业人员加强就业服务,进一步扩大来沪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五)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十、坚持管建并举,着力提升城区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总体要求:认真吸收和运用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快转化和固化迎博办博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区级城市维护项目管理机制,加快构建整洁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区建设和管理格局。
(一)加强区级城市维护项目管理,增加区级城市维护资金投入,建立符合区情、科学有效、统一协调的区级城市维护项目综合管理体制。
(二)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促进条块互动和执法联动。坚持疏堵结合,持续加大城市管理顽症的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顽症“回潮”。强化对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日常监管。创建50条(段)“洁净工程”示范道路;完成全区沿街12处大型废物箱入地工作。
(三)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地区开发。按节点推进嘉里二期、大中里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静安南京路地区的功能和形象。以尽早启动实施49号、梅村等地块项目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曹家渡商业商务副中心和静安中部地区开发。
(四)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静安寺交通枢纽使用效能,推进实施泰州路、新闸路辟拓工程。稳步推进轨道交通12号、13号线“两站一通道”建设和相关项目开发。